第一章 绪论
1.1 阶段性考察:现代翻译研究发展的需要
1.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3 本书的研究目标与方法
1.4 中国新时期翻译研究发展概述
第二章 西方翻译理论的引进
2.1 1981-1996年:引进的初始期
2.1.1 引进的内容
2.1.2 引进的背景
2.1.3 引进的意义
2.1.4 引进的方式
2.2 1997-2003年引进的拓展期
2.2.1 引进的内容
2.2.2 引进的背景
2.2.3 引进的意义
2.2.4 引进的方式
2.3 西译论引进的评价与总结
2.3.1 引进的成绩与问题
2.3.2 西译论引进——理论发展的必然
第三章 中国传统译论的研究与继承
3.1 中国传统译论的批判性研究
3.2 在诠释中继承中国传统译论
3.3 整合创新——让传统走进现代
第四章 中国翻译研究的语言学路线
4.1 中国翻译研究的语言学模式的发端
4.2 语言学模式的发展和调整
4.2.1 转换生成模式
4.2.2 语义模式
4.2.3 语篇模式
4.2.4 语用模式
4.3 语言学模式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第五章 中国翻译研究的文艺学路线
5.1 中国传统文艺学翻译研究的集成者——许渊冲
5.2 神似翻译理论研究的总结——《神似翻译学》
5.3 新时期中国文艺学翻译研究的奠基者——张今
5.4 中国文艺学派翻译学的构建——《文学翻译学》
5.5 结语:文艺学派,不应只是传统
第六章 中国翻译研究的多元共生局面
6.1 文化模式翻译研究的兴起和发展
6.2 各种层面哲学模式翻译研究的开发
6.3 中国翻译研究多元局势的形成
6.4 多元模式的共处方式及其发展趋势
6.4.1 译学范式研究
6.4.2 中国翻译研究的发展趋势研究
第七章 在冲突中发展的中国翻译研究
7.1 科学与艺术之争
7.2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之辩
7.3 翻译学之成立与不成立、特色派与共性派之争
7.3.1 翻译学之成立与不成立之辩
7.3.2 翻译学之特色派与共性派之辩
7.4 归化与异化之争
7.5 另一种形式的冲突——新旧观念的革新
7.5.1 翻译忠实观的解构
7.5.2 冲破全译观之统治的变译理论
第八章 中国翻译学的成长
8.1 "翻译学"辨义
8.1.1 "翻译学"术语的运用
8.1.2 "翻译学"著作的撰写问题
8.2 翻译学著作评述
8.2.1 翻译学的尝试性著作——黄龙的《翻译学》
8.2.2 翻译家的译学研究——彭卓吾论翻译学
8.2.3 翻译学建设走向成熟——谭载喜的《翻译学》
8.3 翻译学建设焦点问题
8.3.1 翻译学学科体系的探讨
8.3.2 翻译学学科性质研究
8.3.3 翻译学是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8.3.4 翻译学建立起来了吗?
第九章 结论
9.1 中国翻译研究的成就与发展的动力
9.2 中国翻译研究的问题与反思
附录
附录A 翻译类书目选录
附录B 语言学派翻译研究类论文题目选录
附录C 西译论译介类论著题目选录
附录D 翻译学类论文题目选录
参考文献
致谢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