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来被尊为女权偶像人物的英国文学老祖母,与伍尔芙并称“双星”。 数次获诺贝尔文学奖和布克奖提名。 1919年生于伊朗,幼年度过了一战后有如毒气弹下的生活。 十五岁因眼疾辍学,改以自修方式遍读文学,后来做过电话接线员、保姆、速记员等。 曾两次结婚并离异,1949年携幼子移居英国,全部家当是皮包中的一部小说草稿。该书不久以《野草在歌唱》为题出版,使莱辛一举成名。 1962年,代表作《金色笔记》推出,作为极易引起争议的鸿篇巨制,成为其摘得诺贝尔奖桂冠的最充分理由。
看多丽丝·莱辛的书第一本是《野草在歌唱》,觉不出什么。第二本是《金色笔记》,先借给老爸看,老爸说:“开头还行,越往后越看不下去,真不知道她到底要说什么。”老爸没有看完,倒让我觉得也许有戏。因为老爸是那种专门买了全套“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人,自然跟我的趣味...
评分看完《金色笔记》的最后一行,简直长舒一口气,这本书消耗了我几乎一整个周末。 《金色笔记》是我读的莱辛的第一部书,第一次读是高二,那时莱辛拿完诺贝尔文学奖不久,作品都被摆在书店相当显眼的位置,而我在某个阴天的下午,战战巍巍的买下了这本厚达700页的《金色...
评分是Doris,Vaclav Dores,Dolores O'Riordan,Maria Dolores,不是Durex... 说,叫这名字的女人们天生就被贯注了沸腾着艺术的血液,信了。 《金色笔记》开场的三人谈话让人很自然的联想到萨特的那出经典剧目,联盟,挑衅,妥协,屈服,很有意思的过程。最出彩的地方在第四者,一个...
评分【英国】多丽丝·莱辛 著 陈才宇 等译 译林出版社2007年10月 定价:35.80元 译 序 形式与内容,是文学的两大基本要素,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载体和被载物之间的关系。自从文学进入人类生活以来,这两个概念一直没有被人混淆过,这是因为两者的功能及其界定是十分明确而清...
评分《金色笔记》有太多值得阅读的理由:意识形态,党派斗争,女性,爱情,性,两性战争,英国,非洲,殖民地,种族,精神崩溃,精神分析,艺术……当然还有最重要的:文学。 2000年译林出版社推出的由陈才宇和刘新民两位老师翻译的《金色笔记》,是国内第一个获得正式授权的译本,...
写尽我对自己和男人这个奇怪物种的复杂感受。文体大全啊。政治的部分因为历史学的差不太懂。
评分竟然啃完了700多页的Doris Lessing,好庆幸在五分之一的地方没有放弃,才体会到中段的精彩;很难去定义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关于共产主义和自由女性的讨论及刻画尤为出色,尾端出现的男性角色出现重复性的,令人厌恶的特征,性的话题还是不宜被过分解读,有些留白才意味深长。
评分除去这本厚厚的英文原版读起来很费事,其实还是挺好的一本书
评分竟然啃完了700多页的Doris Lessing,好庆幸在五分之一的地方没有放弃,才体会到中段的精彩;很难去定义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关于共产主义和自由女性的讨论及刻画尤为出色,尾端出现的男性角色出现重复性的,令人厌恶的特征,性的话题还是不宜被过分解读,有些留白才意味深长。
评分好神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