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1952-),陕西丹凤人。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历任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长安》文学月刊编辑、《美文》杂志主编,现为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浮躁》《废都》《秦腔》,中篇小说《腊月·正月》,短篇小说《满月儿》,散文集《月迹》《爱的踪迹》《贾平凹长篇散文精选》等。
“古炉”是一个贫穷闭塞却山清水秀的陕西村庄,村人们保有着传统的烧瓷技术和浓郁的民风古韵,长久以来质朴而稳定。但1965年冬开始的历史动荡,使古炉村里的几乎所有人,在各种因素的催化下,各怀不同的心腹事,集体投入到那场声势浩大的运动之中。至1967年春,这个村落演变成一个充满猜忌、对抗的人文精神的废墟。贾平凹用真实的生活细节和浑然一体的陕西风情,把当时中国基层“文革”的历史轨迹展示在我们面前。
非常感谢贾平凹先生写的《古炉》一书,通过自己的亲历,将那段被刻意掩盖的历史还原给我们这些未经历此事的人。 一 部好小说,不是说它的版税收入多少, 不是说它的文笔多么华丽,最重要的是它的代入感如何,也就是说能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让读者感觉自己就是书中的某位主人...
评分这是一部土得掉渣的小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出土文物。 没有入云的美女,没有动人的爱情,甚至没有高潮的情节。真的很土,土到如果你不塌下心来平心静气地看上几天,就会觉得自己是在一片毫无生机的黄土高坡上行走,仿徨不知所措。 此书不负责锁住你的眼球,不负责点燃你的荷...
评分1、依旧是平娃子那种语言、叙事风格,很乡土;2、不少人物的描摹很鲜活,对人物内心的细微变动也很到位,读时可以一点点感受到;3、从一个乡村的历史截面说文革,有些细节令人感动触动,但这部作品还达不到腰封上那句宣传口号所称的“国家史诗”;4、近在我们眼前的20世纪,应...
评分这本书描写了文革时期的偏僻乡村,前面部分着重刻画三类人,一类是贫下中农一类是四类分子,还有一类是当权派支书。贫下中农的特征是老子做啥你也不能把我怎么样我三代贫农,四类分子则是谁也得罪不起都是我的错,支书则高高在上只需要调节好贫下中农之间的矛盾就好。 可偏偏就...
评分如果不是那个年代 那些不安的人依旧不安
评分没有《秦腔》好看,看了一半都看不下去了,太细碎了。
评分引人入胜。自私、狡黠、恐惧、善良、淳朴、坚强,这些看起来格格不入的表情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我不得不感慨人性,还真他妈有趣。
评分没有《秦腔》好看,看了一半都看不下去了,太细碎了。
评分书架上最后一本贾平凹的小说,上下两册还是蛮厚的,今年痴迷贾平凹的文字,这本长篇也没有令我失望,但读此书还是需要沉下心来的,整体故事性不丰富但人物塑造及性格的饱满些足够,不可多得的好著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