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魯士的教育

居魯士的教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華夏齣版社
作者:[希臘] 色諾芬
出品人:
頁數:502
译者:瀋默
出版時間:2007-6
價格:49.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508041902
叢書系列:西方傳統:經典與解釋
圖書標籤:
  • 色諾芬 
  • 古希臘 
  • 政治哲學 
  • 哲學 
  • 曆史 
  • 經典與解釋 
  • 領導力 
  • 教育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色諾芬(Xenophon,約公元前430-前350)是古希臘偉大的著作傢,蘇格拉底的兩位最善於通過寫作從事文教的學生之一,傳下的著作體裁多樣:有史稱西方自傳體小說開山之作的《居魯士遠徵記》、承續修昔底德筆法而修的史書《希臘誌》、長篇政治教育小說《居魯士勸學錄》、以蘇格拉底為作品形象的“蘇格拉底文學”4篇和若乾主題廣泛的短篇著作(如《斯巴達政製》、《雅典的收入》、《希耶羅王》、《阿格西勞王》、《騎術》、《狩獵術》等等)。

早在希臘化時期和古羅馬時期,色諾芬就獲得瞭無可爭議的古希臘經典作傢、思想權威的名位,其著作因內容涉獵廣泛、文筆質樸清新,從古至今一直是古典語文學的基礎性範本。锡德尼在說到曆史上的史書大傢(希羅多德、李維)的筆法時留給我們這樣一句話:

色諾芬卓越地虛構瞭另一個這種計謀,它是由阿白拉達塔斯為居魯士做的。我很願意知道,如果你有機會用這樣的正當的欺濛來為你的君王服務,你為什麼不同樣的嚮色諾芬的虛構學習,而偏偏要嚮彆人的真實學習呢?事實上,嚮色諾芬學習還要好些,因為這樣可以保住鼻子。(锡德尼,《為詩一辯》,錢學熙譯,人民文學版1964,頁26)

自笛卡兒-康德-黑格爾以來,“形而上學”在西方文教製度中逐漸僭取瞭支配地位,色諾芬因不談“形而上學”逐漸被冷落,不再被看作地位很高的古希臘經典作傢(取而代之的是蘇格拉底之前的自然哲人)——漢語文教界與西方文教製度接榫時,接手的是以現代形而上學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由此可以理解,為什麼我們會跟著西方的形而上學後代對色諾芬視而不見。

在恢復古典的自由教育風氣影響下,晚近20年來,西方學界整理、注疏、讀解色諾芬著作又蔚然成風,成就可觀。《色諾芬注疏集》乃漢譯色諾芬著作全編,廣采西方學界晚近相關成果,不拘形式(或采譯疏體專著、或編譯箋注體譯本、或匯集各類義疏),不急於求成,務求踏實穩靠,以裨益於端正教育風氣、重新認識西學傳統和我國文教事業的全新發展。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非常不错的学术著作,比正文更长的注释——这一点令它成为前者,而不适合于像我这种业余爱好者阅读。但是,这也掩盖不了它那激情澎湃的对白和曲折的情节带来的吸引力。  

評分

今天在书店翻了一下这本书 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小错误 就是导言(p7)中的地图有个小错误 其中的死海应该是咸海 希望以后的版本中能够更正过来

評分

非常不错的学术著作,比正文更长的注释——这一点令它成为前者,而不适合于像我这种业余爱好者阅读。但是,这也掩盖不了它那激情澎湃的对白和曲折的情节带来的吸引力。  

評分

非常不错的学术著作,比正文更长的注释——这一点令它成为前者,而不适合于像我这种业余爱好者阅读。但是,这也掩盖不了它那激情澎湃的对白和曲折的情节带来的吸引力。  

評分

今天在书店翻了一下这本书 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小错误 就是导言(p7)中的地图有个小错误 其中的死海应该是咸海 希望以后的版本中能够更正过来

用戶評價

评分

看看可以瞭解一下以前的人是怎麼些小說的········

评分

西方意義上第一部教育小說。對盧梭《愛彌兒》的寫作産生瞭潛在影響。

评分

讀完全書,基本同意甘陽先生的判斷:施特勞斯的某些學生太“美國”瞭。色諾芬筆下的居魯士顯然是王者而非僭主,居魯士的“虛僞”不過謀略,“貪財”不過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美式施派過分苛責居魯士,又拿斯巴達共和製去牽強比附色諾芬筆下的古波斯,真是美國的、太美國的。殊不知當代統治美帝國的壟斷政黨和背後的金主——壟斷資本傢,他們的貪婪和取財之不義,比居魯士卑劣百倍。居魯士用德政換取財富,用財富給臣下分紅並奬勵其德行,這樣的王者若還是僭主,那美帝國真是前所未有的僭政。寬於律己、嚴於待人,靠讀廢色諾芬的王者氣來找自傢優越感,於美帝國又有何助益?色諾芬筆下的居魯士並非盡善盡美,他犯的錯誤是一個王者而非僭主纔會有的失誤。如對比開創百年治世的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波斯在大國治理上的不成熟顯而易見。

评分

對領導者的最好闡述。

评分

開篇的基本預設:“牛馬不反抗牧人,人類卻會反抗其統治者”。提齣問題:“為何善治不得長久?”接著指齣,要到統治者的人格中去找答案。第八捲第一二兩章全麵展示瞭居魯士的慷慨、以身作則等美德,最後一章以帝國的崩解反證瞭美德的重要性。全書跟隨居魯士軍事徵伐的腳步,係統展現瞭官製、稅製、軍製等尚未成型之前,依靠個人魅力與人情網絡構造帝國的原理,引人入勝。至少我沒讀齣色諾芬有用“虛僞”和“貪財”來黑居魯士的意圖。比起形而上的柏拉圖來,我還是更喜歡形而下的色諾芬。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