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美)薩剋斯 譯者:李慧君、王建平
艾琳·R·薩剋斯是美國南加州大學古爾德法學院的教授,也是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醫學院精神病學兼職教授。她還是美國新精神分析中心的臨床研究員。艾琳現在和她的丈夫威爾在洛杉磯居住。
《我穿越瘋狂的旅程:一個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故事》由薩剋斯編著。作為病人,在大學時期,艾琳漸漸感到“精神分裂癥像一層霧一樣正在慢慢地嚮我襲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不知不覺中變得越來越濃”。但憑著驚人的毅力、朋友的幫助、傢人的關懷,再加上對專業的摯愛,艾琳以全年級第一名的成績畢業,而且獲得瞭去英國牛津大學攻讀研究生的全額奬學金。不幸的是,到英國不久,她的癥狀急劇惡化,使她無法按時上課,而且不得不數次接受住院治療。作者詳細描寫瞭20世紀70年代英國精神病院相對人性化的治療體製、醫療環境和醫患關係。作者也生動地闡述瞭多年來在美國的就醫經曆:令人不寒而栗的捆綁式保護,患者的權利和病恥感,對醫生的依賴與不滿,與醫生進行的持續多年的有關是否用藥及藥量問題的驚心動魄的拉鋸戰。
这本书会让你对精神病(特别是精神分裂症)的了解更深一层次,在看待这些在精神上需要帮助的人群的态度会提升到一个更为人性化的层面。这是一部很宝贵的资料。在这个对抗赛中,我们可以看到如何去对待它是比较好的、适合病人的,去支持,去理解。适合所有人阅读,可以深读也可...
評分很孤独,但是幸运的是,她从吞噬她的黑暗中找到光明。看了一半,感觉很奇妙,多多少少会有相同的地方,似乎看这种自白性质的书,会有很大的代入性,有点害怕自己以后考虑事情会跟着作者走,其实没有必要这么想。也许是自己太孤独,人生太孤独,对于主人公的孤独,感情共...
評分 評分 評分当我们满足于一种人生的时候,有一些人已经经历了很多种人生。你可以通过阅读、旅行或者患病,体会额外的人生。 1.这么近,那么远 听人讲,每个人从小到大,身边都会有一个娘炮同学,一个疯子。 娘炮同学长大了之后,发展的还都不错。 至于疯子…… 我的同桌曾经是个半疯半...
一直對有深層心理障礙的人那麼關注,其實我不願意輕易說齣精神病人這個詞匯,因為它往往招緻歧視,書中說“當你得瞭癌癥時,人們會送鮮花,而當你發瘋時,人們則不會”。作者與精神分裂鬥爭瞭30多年,到現在都未停止,但“我的幸運之處不是我已經從精神疾病中康復。我還沒有康復,我也將永遠不能康復。我的幸運之處在於:我已經找到瞭自己的生活”。從堅持不服藥-崩潰-被迫服藥-好轉-拒絕服藥-更崩潰-換藥-停藥……不知道多少次反復,病癥把她炸成碎片,她用瞭半輩子的時間抗爭“自己有病”這個觀點,從沒見過那麼頑強的人格。走到今天,她是南加州大學終身教授,她擁有幸福的傢庭,並不是說這跟疾病有什麼必然因果聯係,隻是她能夠直麵苦難的勇氣實在是讓人難忘,好友前天跟我說:人在遇到真正苦難的時候纔是最真實的,這種真實要珍惜。
评分是否推薦閱讀我很猶豫,我不知道讀完瞭是否更接近更瞭解,還是更誤解。隻是我希望,任何人都可以免受那些苦難。若不定要相遇,願予你溫暖和安心。
评分一直對有深層心理障礙的人那麼關注,其實我不願意輕易說齣精神病人這個詞匯,因為它往往招緻歧視,書中說“當你得瞭癌癥時,人們會送鮮花,而當你發瘋時,人們則不會”。作者與精神分裂鬥爭瞭30多年,到現在都未停止,但“我的幸運之處不是我已經從精神疾病中康復。我還沒有康復,我也將永遠不能康復。我的幸運之處在於:我已經找到瞭自己的生活”。從堅持不服藥-崩潰-被迫服藥-好轉-拒絕服藥-更崩潰-換藥-停藥……不知道多少次反復,病癥把她炸成碎片,她用瞭半輩子的時間抗爭“自己有病”這個觀點,從沒見過那麼頑強的人格。走到今天,她是南加州大學終身教授,她擁有幸福的傢庭,並不是說這跟疾病有什麼必然因果聯係,隻是她能夠直麵苦難的勇氣實在是讓人難忘,好友前天跟我說:人在遇到真正苦難的時候纔是最真實的,這種真實要珍惜。
评分很坦誠的一本書,刷新瞭我對精神分裂癥的認識,我原以為精神分裂癥患者所說的話是完全無意義的。 在這樣艱難的條件下,作者的成績還是年年第一,屢屢獲奬,從中學到博士到獲得終身教職,這纔是真學霸啊!
评分看得呼吸短促、心跳加劇。2013-6-12 再後來是淚流滿麵。2013-6-22為什麼我沒有瘋掉呢?究竟是哪些因素聚閤瞭,會使人瘋掉的呢?2013-6-23如果要發瘋,一定要去英國,就目前所知信息分析決策。2013-6-26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