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D之父写的LSD介绍,包括LSD发现、推广的历史,一些类似LSD的其他迷幻药物,以及一些有代表性的LSD体验纪录。不管是对迷幻药本身有兴趣,还是对六十年代有兴趣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
以现在的毒品市场来看,LSD确实是没落了,但在六十年代,迷幻药的使用才是主流。时代的特征令LSD的致幻效果大放异彩(在此书中霍夫曼以自体的实验比较了几个不同致幻剂之间幻觉的区别),在霍夫曼看来,LSD的效果链接了物质与精神的世界,模糊了二者之间如水火一般的界限,因此才会在过份追求物质主义的资本主义社会引起强烈的震动。
我想对LSD开始产生比较浓烈的兴趣源自于《读库》0702那篇《LSD简史》 如果说《LSD简史》打开了我的“知觉之门” 那么这本《LSD》就可以说是进阶 升华 如果说当初Timothy Leary成功的了话 那么这本《LSD》应该可以成为LSD迷们的圣经 但是他没有成功 反而激进之举让LSD上了世界各...
评分到底什么是毒品?致幻剂和毒品有什么区别?那个六十年代流行的小邮票到底是什么?我们真能自己制作LSD吗?。。。。 没吃过猪肉,就看看猪是怎么跑的吧。 很早以前看《逍遥骑士》以为那段墓地的场景是诗化的滥情,听beatles的《Lucy in Sky of Diamonds》没太在意里面奇妙的臆想...
评分虽然是理科生,遇到化学方面的专业术语还是不得不跳过,跳过。就好像在做布满了陌生词汇的英文阅读。如果我是化学专业大概读此书会兴趣盎然一点。但不否认这本书还是很有趣。或者说是,LSD本身就是充满了趣味性的创造物吧。 那干嘛要读这本书哩。还不是因为蔡康永和他的LA流浪...
评分化学就不那么招人待见了。这是本基于化学和药理学知识之上的回忆录,足够引起所有对六十年代反文化思潮有浓厚兴趣者的关注。嬉皮士、大麻、宇宙意识、超验,不妨归纳成人类对隐秘精神领域的秘密探索,在一个想象力极度旺盛的时代-----那个时代已经被快速烧光了,留下些享...
评分中译者沈逾的《前言》第一句就不通:“《LSD——我那惹事生非的孩子》是一本在西方科学、文化和社会中掀起巨大波澜的、以一项科学发现的真实故事和由此对致幻药和神秘主义的科学反思。” 但是正文的译文还算比较流畅可读,大概是另一位译者常青的功劳吧。
如果我们的语言是威士忌。言语是苍白低效的,谁用谁知道。
评分没有期待的好看
评分同样是起飞,如果大麻是飞行员的高度那么LSD就是宇宙之旅。和初始情绪一样重要的是你的自身(对艺术)积淀,倘若你本身是个苍白的人,就不必试图借助此类药品获取所谓的艺术灵感,上帝不会对你招手。能得到一个感官被打通的斑斓世界便不虚此行。
评分没有期待的好看
评分10块钱,打个车都不够!买本书赚翻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