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越讀者 郝明義 颱灣 閱讀 閱讀 文化 颱灣 讀書
发表于2025-05-10
越讀者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沒有越界,不成閱讀,尤其在網路時代。
這麼有趣的事情,再晚開始都不遲。
這本書的一開頭,有這麼兩句話:
「除瞭愛情,沒有事情像閱讀這樣讓我們覺得,遲來的開始,也可以如此美好。
「即使愛情,也沒法像閱讀這樣讓我們覺得,越界之舉,可以如此新奇。」
如果你再看看張妙如在封麵及內頁的插畫,書裡還有連續十二頁的鄭問的連環漫畫、電影Matrix的幕後故事書,卻偏偏又有各種經典名著及閱讀方法的介紹,你就應該可以體會到這本書為什麼要取名為《越讀者》,以及要傳達的訊息是什麼瞭。
本來,閱讀最大的有趣之處,就在於越界。沒有越界,不成閱讀,尤其是在網路時代。但是,很不巧地,在種種因素之下,我們很容易讓自己侷促於一些界限之內。閱讀,是一個許多人談瞭又談,大傢聽瞭又聽的題目,但是,一不小心,越聽越沉重。
作者郝明義,雖然是長年在齣版業工作的人,但是他寫這本書,卻純粹是迴到一個普通讀者的立場所寫的。
郝明義,1956年齣生於韓國。1978年颱大商學係國際貿易組畢業,次年開始進入齣版業工作。歷任長橋齣版社、《2001月刊》、《生產力月刊》、《時報新聞周刊》、特約翻譯、編輯、主編、總編輯等職。1988年任時報齣版公司總經理,1996年離任。同年鞦,創立大塊文化。1997年初接任臺灣商務印書館總經理兼總編輯,1999年底離任。
2001年創立「網路與書」。
現任大塊文化董事長,與「網路與書」發行人。
著有:《工作DNA》(大塊文化)、《故事》(大塊文化)、《那一百零八天》(網路與書)、《他們說》(網路與書)
譯著:《如何閱讀一本書》(臺灣商務)、《二○○一太空漫遊》(時流)
張妙如,具備漫畫傢身分的作傢,擅用圖文書寫的方式自由揮灑,1998年與徐玫怡兩人首度以《交換日記》手寫體而大受喜愛,並引起廣大迴響,因而開啟兩人聯手交換日記的閤作創作,歷經多年而不衰;至今兩人已共寫10本交換日記,並有延伸週邊商品小錢包、T恤等。張妙如近年旅居美國,單獨創作的作品包括《西雅圖妙記》與《西雅圖妙記2》等。
我覺得有功夫讀這本書還不如拿時間去看看《如何閱讀一本書》。
評分近階段最好的“蔬果”
評分從讀者的角度談閱讀, 啟發特別多.
評分我們FACILITAOR藉給我的書。雖然枯燥無味,但是依然硬著頭皮讀完瞭。沒有什麼太大的感觸。這種比較空洞和枯燥的描述沒有給我留下什麼大的啓發。
評分read the word,read the world`
标榜爱书的人都不能错过关于书的书,我向来的读书态度是量变到质变,而且习惯标记读过的态度是从第一页开始到最后一页的每一个字都要看过,坏处是很多看了一半的书就此成为悬案,文字本身的流畅会影响读者的心,翻译最容易显现,比较起来还有这本《越读者》和同样是郝明义...
評分主题阅读没有那么深奥。无非就是找个感兴趣的话题,然后搜集书籍,各种资料,开始读,找寻答案。会觉得在第一桶金的那个小节里面反而把这个问题讲得更透。检验是否读懂:①受到什么启发?②从这些启发,接下来去追查什么?③讲得出什么地方不明白。④讲得出不同意作者哪些地方...
評分编书为生的日子,就快满四年。在这不长不短的一段岁月里,我对图书和这份工作的感情,经历了“敬畏好奇—激情澎湃—小心翼翼—茫然无措—麻木不仁—重燃梦想—憧憬未来”的戏剧性变化。其实,不光是我,很多人的职场生涯大都是这样的轨迹。我想,能够经历这条轨迹的人是幸运的...
評分写软文方面,我是高手。 《越读者》这本书无疑让我看到了高手中的高手。 越读者,很跨界;越读者,很营销。 如果你仔细观察下这本书,几乎每个章节都用一本书做案例介绍做读者的心法,配图,配成书的小段子,甚至大配插图玩噱头,可是这每一本书毫无疑问,都是作者郝明义出...
評分今天花六个小时读完,一个半小时整理并敲下这些文字。昨天盘点豆瓣,发现想读的近100本了,我的天哪,真有不知“猴年马月”的感觉。偶然从林愈静的书评看到这本书,他给的评价很高,说是梳理知识体系云云,我想我也得梳理下,以为此书类似书架分类,我能体系地把自己的书放进...
越讀者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