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莎贝尔·阿连德(Isabel Allende,1942-),她出身智利的名门世家,萨尔瓦多·阿连德总统是她的伯父。她在一个奇妙的大家庭长大,外祖母为她打开了探索神秘世界的心灵之门。 1973年,智利发生流血政变事件,她踏上流亡之路。 1981年,99岁的外祖父决定绝食自杀,她写给他一封长信,这就是《幽灵之家》。 1992年,29岁的爱女因病去世。她用文字让自己变得更坚强。
这是一部气度恢宏的全景式小说。它以30万字的篇幅展现了一个拉丁美洲国家从本世纪初到1973年为止风云变幻的历史。以埃斯特万·特鲁埃瓦家族的兴衰变化为中心线索讲述了两个家族四代人之间的恩怨纠葛,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在历史大变迁中各个阶级、各个阶层人物为生活、思想状况。作者继承了拉美文学“贴近现实”的优良传统,同“文学爆炸”中杰出的作家保持着同一创作方向,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尤其可贵的是,作者一方面对描写的事件、人物保持着清晰的认识,爱憎分明;另一方面又没有囿于个人好恶,使对事件的评价流于简单化,对人物的刻画流于脸谱化。该书出版后,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并引起文学界的重视,原因之一是作者不拘一格地综合运用了传统的和时兴的写作技巧和创作方法,收到了雅俗共赏的效果。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是伊莎贝尔·阿连德刻意追求的目标。
这部小说具有很强的故事性。伊莎贝尔·阿连德不愧是个讲故事的能手,在书中引人入胜的故事一个接着一个,或离奇,或荒诞,或惊心动魄,或缠绵悱恻,读起来令人不忍释卷。拉丁美洲文学评论家把《幽灵之家》归入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流派。把它誉为继《百年孤独》之后魔幻现实主义的又一部力作。
阿连德创作了一部波澜壮阔、扣人心弦的史诗,其中充满了残酷凶猛的斗争和激情四溢的浪漫。
这是一位天才故事家华丽登场的传奇之作。1993年,它被改编成电影《金色豪门》,梅丽尔·斯特里普、安东尼奥·班德拉斯、薇诺娜·赖德等明星荟萃。它至少被译成30种语言,仅德国销量已逾三百万。2004年,她由被欧洲读者评为百本最喜爱的图书之一。一片神奇遥远的土地,一段风云变幻的历史,一群坚强而多情的男人和女人在其间活着,笑着,流泪,死去。他们,就是特鲁埃瓦家族,走进这个世界,你将流连忘返,刻骨铭心。
朋友非常迷恋《百年孤独》,我告诉他,有个叫阿连德的智利女作家,人称“穿裙子的马尔克斯”。我推荐他看《幽灵之家》,忙不迭地爆料,作者的伯父是智利的前总统萨尔瓦多•阿连德。朋友很茫然,我不久前刚从百度上学来的知识顿时有了用武之地,一起抖落给他:萨尔瓦多•阿...
评分从开始读《幽灵之家》开始,一直能感受到《百年孤独》的影子。以至于有人评论说这部作品以“天才方式”回应了《百年孤独》。 这部作品读起来没有像《佩德罗 帕拉莫》那样让人觉得时空错乱,也没有《百年孤独》中那样让人纠结的人物关系。但是有很多情节和写作...
评分【读品】罗豫/文 《百年孤独》风靡全球时,马尔克斯在名片上印了两个关键词,一是“拉丁美洲”,唤起人们关于野性、贫穷、殖民和革命的记忆;另一个,是“魔幻现实”——且不说疯狂生长的植物、来势汹汹的白蚁大军、不可思议的巫术和预言,单这个相当吊诡的词就足以让理性主义...
评分 评分丫挺投机,身份错乱,像蹩脚特工,假护照一掏,五六七八九,一摞,啥颜色都有,里头居然还印着“小说家”。这头衔倒符合鸡尾酒会气氛,但是否符合她心底本色,只有她自己知道。不过也难说。这世道,无间久了,谎言难免成真,搞得伊自己都信了。拨开迷雾仔细观瞧...
没想到卓越买够200就可以一块钱购买的书,这么好看,这么吸引人
评分爆炸的文字世界!
评分怎么说呢...感觉像是一个百年孤独的崇拜者用心却又略显拙劣的模仿。用“气势恢宏”之类的形容真的言过其实了。这本书缺点之一是对细节的把握不到位,在应该要得到解释的地方闪烁其词,不能使人很好地带入。很难把它视为一本魔幻现实主义小说,更确切的说应该是一本带着魔幻和政治色彩的家族流水账。对,流水账。为什么不是家族史呢?重点就在于作者的表达过于刻意,过于天衣无缝,显得很像是精心预演好的记录片。百年孤独妙在想象空间十足,剧情完美而跳跃,而此书却是像官方出品,剧情完美却乏味。比较失望。
评分魔幻的真实历史。
评分最近看的比较好看的一本书,真正意义上的小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