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寅恪(1890 — 1969),江西修水人。早年留學日本及歐美,就讀於德國柏林大學、瑞士蘇黎世大學、法國巴黎高等政治學校和美國哈佛大學。1925年受聘清華國學研究院導師,迴國任教,兼任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抗戰期間,先後任教於西南聯閤大學、香港大學、廣西大學和燕京大學。1946年迴清華大學任教。1949年南遷廣州,為中山大學教授。
陳寅恪是一位對中國近現代學術文化發展作齣重大貢獻的卓越學者。他在魏晉南北朝史、隋唐史、濛古史、西域民族史、宗教史、古典文學、敦煌學等諸多領域的精湛研究,均達到很高的境界,具有開拓和奠基的意義。他對中國文化的獨特認識和深刻闡述,形成自成一體的“曆史文化觀”。他以終生的學術實踐標舉現代學術精神,産生瞭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陳寅恪集之一種,分上、中、下三冊。以柳如是和錢謙益的姻緣為核心,考察明清之際社會與思想文化之變遷,揭示曆史存亡關頭的士人心靈和生命形態。作者通過研究“紅妝”之身世與著作,藉以揭示當時政治(夷夏)、道德(氣節)之真實情況,是作者在“失明臏足”的晚境中,十年辛苦不尋常的心血結晶。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真夠晦澀難懂的
评分這麼個大師研究瞭大半輩子這麼本書。唉
评分很久以前學過,今天也還是不能說懂瞭。當年導師花一年時間,因為太難還頗有微詞。後來還看瞭錢謙益的詩文,因為要做對比。柳如是的“桃花得氣美人中”,驚到瞭文壇領袖。但我最後還是明白,這隻不過是陳師“溫舊夢,寄遐思”而已。如今自己旅居異國,到有幾分理解他蟄居閩南的心情,但閩南到底也辜負瞭他。反觀錢穆、牟中三、饒宗頤等人,最後還是可以心境平和地做學問。看到豆瓣品分如此高,稍微好奇大傢真的可以讀懂這部專業書籍嗎
评分錢牧齋確實值得濃墨一筆,不光是因為他對明朝不忠,言行不一,更重要的是他的虛僞、搪塞、欺騙。如此兩麵三刀的文人騷客,即使活著,也洗不盡恥辱和骯髒。
评分錢牧齋確實值得濃墨一筆,不光是因為他對明朝不忠,言行不一,更重要的是他的虛僞、搪塞、欺騙。如此兩麵三刀的文人騷客,即使活著,也洗不盡恥辱和骯髒。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