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马格达莱纳海滨小镇阿拉卡塔卡。童年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1936年随父母迁居苏克雷。1947年考入波哥大国立大学。1948年因内战辍学,进入报界。五十年代开始出版文学作品。1962年出版小说《恶时辰》。1967年《百年孤独》问世。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其他作品:《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枯枝败叶》《我不是来演讲的》
★马尔克斯唯一正式授权,首次出版
★我所满意的是描写孤独的书,《恶时辰》里你又一次感受到这种悲剧氛围,就是权力的孤独。——加西亚·马尔克斯
《恶时辰》是马尔克斯的成名作,也是他第一部获奖的长篇小说。借由一桩因匿名帖而引起的杀人事件,描写了一个小镇在两周内的风云变幻。作品直接取材于社会现实,不同于以往的魔幻风格,而是用最精炼简洁的语言,营造出荒诞、阴郁、惊心动魄的氛围。马尔克斯对权力的奥秘与孤独的揭示,对社会动荡根源的反思,令今天的读者依然深感共鸣。
如今新经典还剩下《没人来信的上校》《一场事先张扬的谋杀》两个中篇没出版,前者确认是陶玉平的老译本,后者极有可能也是旧版。马尔克斯中篇结束后,短篇也应该快出版了,老马的短篇被新经典分成了两本《《蓝宝石般的眼睛》《格兰德大妈的葬礼》两本,应该说相较于中篇,...
评分文/严杰夫 如果说《百年孤独》是马尔克斯写作达到的一个巅峰,那么出版于1962年的《恶时辰》一定是作者冲锋之前的一次“演练”。然而,在这次“演练”当中,马尔克斯已经显露出了大师气质。 作为马尔克斯的第一部获奖作品,《恶时辰》讲述了一个十分简单的故事:在一座无名小...
评分这本书的背景知识我就不多说了,随便翻一篇评论就能知道。推荐豆瓣网友“影随茵动”的书评。 我还是喜欢单纯从故事人物的视角去看这个故事的精彩程度。让我们来看看恶时辰究竟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先从最为特殊的人物——镇长讲起。全书稍有戏份的人物几乎都有名字...
评分我喜欢村上春树、川端康成,因为看他们的小说会有画面感,那感觉像看电视一样; 而让我敬佩的小说家,可能只有马尔克斯了,他是至今为止,唯一能给我浸入感的,看他的书就像是进入了一个3D立体无间断的场景。读完这本书,所谓“恶时辰”小镇的模样已刻下轮廓,像是牙医给镇长拔...
评分谁的爷爷死了,请你告诉我如何悲伤。谁的爱人走了,请你告诉我如何遗忘。我们生来就是孤单,不管你拥有什么,我们生来就是孤独。这糟糕的地方!这糟糕的日子!怎么?你以为上帝会赐予你无限的权力吗?权力是孤独的,上帝的权力太接近于撒旦拉的那泡屎了。你们没来以前,这里和别处一样,像堆臭狗屎。现在,更是比哪儿都糟糕。生活不在别处。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我连来者都没有,山的那头,什么都不是。生活只不过是不断给人一些机会,好让人活下去。史太说,人就是畜生。你这只名为亚里士多德的逼偏偏却不明白。你的逼就像剧院的清洁工在最后一名演员离开时,才会有的那种空落落的感觉。要是没有逼这个形式,上帝鸡巴的内容往哪头搁呢,更妄谈小说了。这只猴子蹲着卧室的房梁上,一边直勾勾地盯着她,一边手淫。所以考研失利的人还是偷着放屁去吧。
评分“经典作家们发现了生活的一条逻辑,借助它可以洞察一切秘密。”有趣的是,他们从不明说,我们只有借助这些经典作家的文字,去发现经典作家的可能。你看,马尔克斯在回顾《枯枝败叶》的同时又悄然为《格兰德大妈的葬礼》埋下了可能的种子。
评分百年孤独读完了 这本却读不下去
评分2016年已读005:加西亚・马尔克斯在《番石榴飘香》中说自己唯一的书是“描写孤独的书”,“《恶时辰》里的那个镇长也是孤独的,他得不到老百姓的信任,饱尝了权力的孤独的滋味”。孤独之外,这本书更多的是关于“恶”,人性之恶,极权之恶。这个灼热、阴雨连绵的不知名小镇,所有的暴行就像被张贴的匿名帖,将众所周知的事实暴露于日光之下,撕下了所有体面、虚伪的面具。然而谎言与暴力却像一张无形的蛛网,还将继续笼罩着败坏着这个小镇,所有人都深受其害,所有人都无力挣脱。
评分太多政治,缺了文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