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吴小如 古典文学 杜甫 诗词 杜诗 诗歌 文学 中国
发表于2025-05-16
吴小如讲杜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书为名家讲堂丛书之一.是作者吴小如在29年杜诗专讲课上的讲稿录音整理而成.分为23年杜诗讲稿、“读杜一得”散论文章及整理后记.本书是吴小如先生研究杜诗数十年的心血和成果结晶.
2016年已读113:世人皆知杜诗“沉郁顿挫”,吴小如先生详解杜诗,贵在以意逆志,以文本所体现的作者之意,逆作者之志,揆情度理,烛照幽微。在对杜甫几个重要阶段的代表作的解读,常常细化到某个字、某句诗,有对前人思想的继承,也有自身观点的发见。而先生的旁征博引,也绝不仅仅局限于对杜诗的明训诂、通典故、考身世、察背景,如杜诗的刻画工细、夹叙夹议如何开宋诗风气之先一节就很精彩,但对于先生由杜甫的有顿挫而无棱角,讲到词的豪放与婉约之谓,称李清照、李后主因直抒胸臆而谓“豪放”,吴文英、姜白石吞吞吐吐而谓“婉约”,是否有点太过偏颇?是否因写法的顿挫而忽略了豪放、婉约在表现题材上的差异?
评分昨日得书,花去一整天的功夫看完了,如醍醐灌顶。老杜诗篇,千载之后能遇吴小如先生这样的解人,实在是大幸。
评分泪流满面滚去读前四史了……| 虽说脑子一热说出了 一切不以背诵为目的的读诗都是走过场!这样的话,但是老杜晚年的诗是真的好难背。太花力气,太费琢磨。“老去诗篇浑谩与”总算为默存先生解得,然要拐的弯实在太多……
评分2016年已读113:世人皆知杜诗“沉郁顿挫”,吴小如先生详解杜诗,贵在以意逆志,以文本所体现的作者之意,逆作者之志,揆情度理,烛照幽微。在对杜甫几个重要阶段的代表作的解读,常常细化到某个字、某句诗,有对前人思想的继承,也有自身观点的发见。而先生的旁征博引,也绝不仅仅局限于对杜诗的明训诂、通典故、考身世、察背景,如杜诗的刻画工细、夹叙夹议如何开宋诗风气之先一节就很精彩,但对于先生由杜甫的有顿挫而无棱角,讲到词的豪放与婉约之谓,称李清照、李后主因直抒胸臆而谓“豪放”,吴文英、姜白石吞吞吐吐而谓“婉约”,是否有点太过偏颇?是否因写法的顿挫而忽略了豪放、婉约在表现题材上的差异?
评分跟我预想的有差距,解诗时常有不惬意处。甚至有些结论看得令人愕然。讲稿式的文字也看不耐烦,看不进去,就拿去给小宝看了,他倒是眼尖,总能一眼发现俞平伯的八卦。于是成了睡前读故事书。。。心疼俞平伯,晚明毒品沾不得。
读这本书,让我对杜甫又亲近了很多。杜诗,是读书绕不过去的存在。但理解老杜,又非易事,需要心境和经历,也需要高人的指引和自家的体悟。当代学人关于杜甫的研究也翻阅了一些,洪业的《杜甫传》和本书受益尤大。洪业的书类似于诗传,而本书则类似于串讲。 吴小如先生以80多岁...
评分读这本书,让我对杜甫又亲近了很多。杜诗,是读书绕不过去的存在。但理解老杜,又非易事,需要心境和经历,也需要高人的指引和自家的体悟。当代学人关于杜甫的研究也翻阅了一些,洪业的《杜甫传》和本书受益尤大。洪业的书类似于诗传,而本书则类似于串讲。 吴小如先生以80多岁...
评分读这本书,让我对杜甫又亲近了很多。杜诗,是读书绕不过去的存在。但理解老杜,又非易事,需要心境和经历,也需要高人的指引和自家的体悟。当代学人关于杜甫的研究也翻阅了一些,洪业的《杜甫传》和本书受益尤大。洪业的书类似于诗传,而本书则类似于串讲。 吴小如先生以80多岁...
评分读这本书,让我对杜甫又亲近了很多。杜诗,是读书绕不过去的存在。但理解老杜,又非易事,需要心境和经历,也需要高人的指引和自家的体悟。当代学人关于杜甫的研究也翻阅了一些,洪业的《杜甫传》和本书受益尤大。洪业的书类似于诗传,而本书则类似于串讲。 吴小如先生以80多岁...
评分读这本书,让我对杜甫又亲近了很多。杜诗,是读书绕不过去的存在。但理解老杜,又非易事,需要心境和经历,也需要高人的指引和自家的体悟。当代学人关于杜甫的研究也翻阅了一些,洪业的《杜甫传》和本书受益尤大。洪业的书类似于诗传,而本书则类似于串讲。 吴小如先生以80多岁...
吴小如讲杜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