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寅
生于上海。诗人、作家、记者。
著有《王寅诗选》
随笔集《刺破梦境》
艺术家访谈录《艺术不是惟一的方式》
《异想天开——蔡国强与农民达 · 芬奇》等著作。
微博
http://weibo.com/esope/
《摄手记》中收录了一百多个瞬间,包括电线杆上的广告招贴、海风中的彩色气球、本初子午线等近百篇手记,定格了作者八年来以记者身份在他乡的漫游,与附录插图访谈互为表里。配有诗作的四款明信片,是给读者的一份惊喜。
我是被师兄推荐了看这本书的……结果看的索然无味,觉得照片既不唯美也不怎么纪实。感觉无论照片还是文字都不太有营养。师兄的解释是说,拍的很随意,就要这种感觉。 但是我喜欢大场景或小细节,至少图片里能够有让自己砰然心动的一点东西,才算好照片。而非走哪拍那,炫...
评分最近给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从现在起30岁前,读1000本书。 原本打算从《如何阅读一本书》开始,但晚上闲来无事,便将被子叠在枕头上,翘着二郎腿躺在床上,放开了实现目标的第一本书——《摄手记》。 遇到《摄手记》,实属巧合。本来搭了一个多钟车,想去借几本日本推理小说,...
评分 评分《摄手记》:展现一个时间的广场 文/ 赵荔红 几年前,曾为王寅的摄影作品写过一篇短评,结尾是这样: “我试图表达王寅作品不同于他人的地方,终于在本雅明的《摄影小史》里找到了一个词——灵氛,或说诗意的气场,他将诗歌中层层叠叠的意象搬到了摄影中。或许在他自己...
当一个摄影集基本上是用来展示作者认识多少名人、去过多少地方的时候,它作为摄影集的意义就不大了。如果没有记错,过去在《99书城》杂志上连载的就是这些照片。
评分当一个摄影集基本上是用来展示作者认识多少名人、去过多少地方的时候,它作为摄影集的意义就不大了。如果没有记错,过去在《99书城》杂志上连载的就是这些照片。
评分“但我最想拍的很像那趟波兰列车上的所感,是我来不及拍下来的,也是拍不下来的东西——是看不到的景物、听不到的声音、莫名来去的气味和色彩、颤动的心情,它们或被遮蔽,或随风而逝,或隐藏在某个隐秘的角落,它们储存在我头脑的记忆卡中,长久挥之不去,在黑暗里等待着对应时刻的到来。”
评分1、诗歌与影像是生命状态的反射和映照,喜欢王寅采访文字,继而找他的诗还有细读采访合集,舒坦的才华横溢,在影像里有他更明媚的另一面。2、早点在blog的文字直接激发延伸阅读的欲望,帕慕克、托宾、鲍德里亚(偶然看见他的摄影展,非常非常正点)http://hi.baidu.com/esope;3、正是这些"漫步、等候和期待"促成的达叔前年在外交部某杂志摄影专栏的实践,2013年在CNI的iphone影像专栏大概也是这个路数,看前辈小站,与时俱进的走在了前面。4、“摄影让我学会等待,让我看到许多原来视而不见的事物,学会了放心去睡,并在梦中醒来——只有闭上眼的时候,才能看到更多”
评分“但我最想拍的很像那趟波兰列车上的所感,是我来不及拍下来的,也是拍不下来的东西——是看不到的景物、听不到的声音、莫名来去的气味和色彩、颤动的心情,它们或被遮蔽,或随风而逝,或隐藏在某个隐秘的角落,它们储存在我头脑的记忆卡中,长久挥之不去,在黑暗里等待着对应时刻的到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