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国涌,1967年1月生于浙江乐清,现居杭州,1999年以来在《南方周末》、《文汇读书周报》、《书屋》、《随笔》、《东方》、《老照片》等报刊发表文章100多万字。作品曾多次被《报刊文摘》、《读书文摘》、《杂文选刊》、《中华读书报》、《中外书摘》、《书摘》等报刊转载,并入选《大学人文读本》和多种选本。著有《金庸传》、《百年寻梦》、《叶公超传》、《追寻失去的传统》、《笔底波澜一一百年言论史的一种读法》等。2005年在本社出版的《1949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受到广泛欢迎和关注。
《文人的底气:百年中国言论史剪影》是百年中国言论史的第三本。这《文人的底气:百年中国言论史剪影》中收入的文字是作者1999年至2004年间断断续续写下来的,书中的部分文字曾经在一些报刊上发表过,而还有一部分文字,是由作者演讲时的录音整理的。这是作者写作跨度最长的一《文人的底气:百年中国言论史剪影》,文字虽然是零散的,提供的只是一幅幅剪影,但都围绕了“百年中国言论史”这一主题。
书中讲到秋瑾创办的报纸是中国第一份女报 这是错误的。 最早的女报是《女苏报》。 陈撷芬创办的
评分言论史关注的是当下,思想史可以事后发掘。 从1912年到袁世凯去世,报纸总数一落千丈,一直到1919年,因言论而被杀的人也是经常会有。 中央实力弱,报纸便办的起来。 王芸生的 《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是在报纸上面连载的,但是后来却成为研究日本的一大经典。
评分最近重读了傅国涌先生的《文人的底气:百年中国言论史剪影》,感慨良久,喟叹萦怀,须臾不能忘怀……民国文人和智识阶层的底气和对时势的关注,远胜于今日的知识分子和文人,何以如此?我感觉除了西学东渐以及救亡图存、改良社会的决心之外,更多的是,当时智识阶层的普遍的器...
评分为什么我们学过“历史”,却难以对本国历史怀有“温情与敬意”?读傅国涌先生的《文人的底气——百年中国言论史剪影》,似乎有些明白了。精华的那一页页“历史”,一直在熠熠闪着光,那不是在墨卷里,而是在精神、在人性中的,只可惜我们常常无从追寻。 读这一百年,那些从前熟...
评分最近重读了傅国涌先生的《文人的底气:百年中国言论史剪影》,感慨良久,喟叹萦怀,须臾不能忘怀……民国文人和智识阶层的底气和对时势的关注,远胜于今日的知识分子和文人,何以如此?我感觉除了西学东渐以及救亡图存、改良社会的决心之外,更多的是,当时智识阶层的普遍的器...
虽有重复,但勤勉笔耕,仍有迹可寻
评分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的烙印。虽是剪影,但依旧精彩。
评分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评分BLOG诞生前的百年文人笔伐史....
评分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的烙印。虽是剪影,但依旧精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