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全本)》是爱新觉罗·溥仪的自传,作者从自己的家庭背景写起,回顾了他在入宫做了皇帝、遭遇辛亥革命、清帝退位、民国成立、北洋军阀混战、出宫、客寓天津、做满洲国皇帝、逃亡,直至解放后接受改造,成为普通公民的全部历史。他的写作即是个人的历史书写,也由于他的 特殊的历史地位,全方位地再现了20世纪上半期中国社会所发生的历史变迁。
溥仪自传《我的前半生》多个版本,计有:《我的前半生》油印本(上中下,1958);《我的前半生》(未定稿)(上中下,大字号、16开本,1959);1960年1月《我的前半生》由群众出版社正式出版,灰色封面,32开本,分上下册,共印7000套,规定“内部发行”,限当时的17级以上干部阅读。这就是俗称的“灰皮本”,这个版本是作者在之前基础上,修改、剪贴完成的;1962年3月,溥仪亲笔修改的“溥仪修正本”《我的前半生(清样)》出版,(上中下,16开大字本),分送各方面征求意见。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李文达与溥仪三易其稿,九改九校(其中有被溥仪保存下来的1963年9月2日的修改本)后,于1964年3月先后于北京和香港公开出版发行,俗称“定本”。经历了“文革”,群众出版社并没有废弃李文达的那部未经删削的“全本”。 2007年《我的前半生》(全本)出版,该版除恢复因历史条件删去的内容外,也恢复了许多文学描写,当时有的历史学家强调真实,把这些芟夷殆尽。因此“全本”不仅内容远较“定本”丰富,读起来也更有兴味一些。2011年1月重新再版了《我的前半生(灰皮本)》;2013年1月出版了《我的前半生(批校本)》,收录了溥仪在清样上批校的亲笔墨迹;2013年1月同时出版了《我的前半生(图录)》,作为其他几个版本的辅助性读物。
看到附录里福贵人说他的话,觉得比他自己写的好。 觉得他说话拖着长腔,吃斋饭,看昆曲,念佛,比被改造的那个历史研究员,更像我心里的末代皇帝。 一个满清的,没落的,失意的,皇帝,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从照片上看,窄脸盘子,细眼睛,大牙,说不上是个隽秀的年轻人。 ...
评分历史上的溥仪大概很难让人喜欢,他在事实上造成了多少恶的后果,然而他又是自己身份的傀儡、命运的囚徒,他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有一种近乎天真的无知无能,令受害人也很难将他视为魔鬼来憎恨。 为自己的无知而悔恨,是这本自传/忏悔录里比较真诚的部分。而关于他的奢侈、乖戾、残...
评分 评分历史上的溥仪大概很难让人喜欢,他在事实上造成了多少恶的后果,然而他又是自己身份的傀儡、命运的囚徒,他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有一种近乎天真的无知无能,令受害人也很难将他视为魔鬼来憎恨。 为自己的无知而悔恨,是这本自传/忏悔录里比较真诚的部分。而关于他的奢侈、乖戾、残...
终于读完了这本60万字的巨传。伪满十四年较有价值,“帝王”自尊的背后,也是蝼蚁一般苟且偷生的痛苦。后三分之一的“改造”仍然有矫饰之嫌。但不管怎样,风浪汹涌如履薄冰的半辈子过后,这是一个让人欣慰的人生结局。 Ps.很喜欢京腔十足的文字,想到老舍。
评分溥仪自己写到未来的时候也特别多话说,从某个方面说,我们都禁锢在某个时代里,无一幸免。
评分掩卷唏嘘
评分大三在毕业季书摊上淘得,毕论写的就是这本书的研究述评。
评分溥仪的一生其实多数还是不幸的 懵懂无知时坐上了自己根本无法掌控的龙椅 情窦初开时尝不到正常男女应有的欢愉 年近半百时看到曾经的位置只能买票 他的一生坎坷丰富却误了自己和大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