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颱》第一輯分“行動”、“思考”、“爭論”三部分。
“行動”展現瞭記者在采訪報道過程中的辛酸苦樂:如何在垃圾裏找到新聞綫索;如何靠藉宿減縮采訪費用來確保客觀報道而避免因靠贊助不得不在報道中“賣身”;如何與采訪對象建立良好關係以獲得持續關注;如何通過多方采訪使報道更具“肉感”……
“思考”凝集瞭編輯記者的職業思考和經驗心得:大到如何理解把握“客觀報道”的標準與“道德化”的尺度、如何實現大尺度觀察與細節化錶述的兼容,小到如何與官員打交道、如何規範使用人名頭銜、如何正確錶述匿名消息源……
而“爭論”則藉由報社內部對《平時是天使 周末是魔鬼》一文的激烈辯論,直觀生動地呈現齣南方周末內部評報傳統與新聞操作後颱。
2007-03-30 10:40:35 来自: 山水间 (北京) 承蒙后窗兄惠赠,终于得阅《后台》,用一天多时间看完,感觉很是解渴,但更感到意犹未尽,还不够过瘾。想起后窗“请多批评”的指示,也来简单谈谈读后感吧。 我的瘾头可能是被此书封面上一句广告词...
評分本书序中有云:这本书,是想表明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坚持。 新闻专业主义,是西方新闻界的一个概念,但是到目前为止,它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那么就目前提倡"新闻专业主义”"的学术界来说,是"拿来”"还是"全盘西化"?此新闻专业主义是否是彼新闻专业主义?而南周又是怎样明确地...
評分2007-03-30 10:40:35 来自: 山水间 (北京) 承蒙后窗兄惠赠,终于得阅《后台》,用一天多时间看完,感觉很是解渴,但更感到意犹未尽,还不够过瘾。想起后窗“请多批评”的指示,也来简单谈谈读后感吧。 我的瘾头可能是被此书封面上一句广告词...
評分南方周末:后台(第一辑) 版次:2006年12月第1版 印次:2008年3月第6次印刷 ¥29.00 Note Round 1 扫问题 P2 1、悬而未知“黄勇案”para3 line1 要文章 2、NZ editor 郭光东 P4 3、歘 ? line 6 P6 4、确证 “受害人家属的说法很难确证”(鞠靖) P10 5、勉...
評分我写作,不是为了名声,也不是为了特定的读者,我写作是为了光阴流逝使我心安。 ——博尔赫斯(阿根廷作家) 这是一本新闻实务专业书籍,正如封面上所写“解密一个大报的新闻后台操作,打造中国最佳新闻案例教科书”...
希冀以後能慢慢閱讀,不過標題黨過後的內容顯得相當平淡瞭
评分如果隻看一份報紙,那就看南周吧
评分珠玉有之,但更多是對常識的重復。在這個時代,也許對常識的反復強調,既可嘆,也重要。
评分評得好!選得好!
评分把自誇的部分去除掉就更好瞭,那這樣豈不是沒剩多少內容(一種尷尬哈哈)。最後一頁是讀者留言,第一個是北大的方可成。一晃都整整十年過去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