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潘恩,生于英格兰诺福克郡一个裁缝,上过几年学,先后做过学徒、鞋匠、英语教师、收税官,在富兰克林帮助下到达北美大陆,投身于争取北美独立事业,1776年以“一个英国人”名义发表《常识》,成为了北美人民明确的战斗纲领,并随后被吸收为《独立宣言》的精华,并随后被吸收为《独立宣言》的精华,除了《常识》,潘恩还应邀参加起草了《人权宣言》,出版过极具启蒙意义的《人的权利》、《土地正义论》、《理性时代》等著作,晚年回到美国,潘恩一生都在跟独夫民贼以及君主制等强大的“传统”作战,并终身宣扬激进的民主共和思想--这些思想至今还闪耀着穿透历史迷雾的耀眼的光芒。
为继承人类精神文明的宝贵财富,培养青年学子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外教社从2000年起陆续推出“英美文学名著导读详注”系列丛书。该丛书精选西方经典名著30册,由国内知名学者撰写导读文字并加以详细的中文注释,将原著中的各种典故注明出处,且将难于理解的语句加以解释。读者通过导读可以了解作家的生平事迹、创作进程和作品的背景,通过详细的注释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同时从提高英语水平,并从简单的语言习得进入语言与文化两者并重的高层次学习,逐步提高文化素养和文学欣赏水平。 在世界近代史上,托马斯·潘恩的思想和著作对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曾起了催化和促成的重要作用,他的精神遗产使他永驻美国的史册。“常识”和“理性”是潘恩思想的两个基本观念,它体现了科学的精神,是判断正确与谬误的准绳,是反对迷信与盲从的有效武器,是引导后人追求真理的思维工具,也是这位“世界公民”为我们留下的一份有价值的遗产。他的文章语言精炼、层次分明、结构严密,抒情与说理有机结合,逻辑性很强,是美国文学史上散文著作的经典。
本书写与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的那年,与独立宣言一起,成为北美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号角与檄文。 本书目的就是割断当时北美人对英国以及英国式政体的迷信、畏惧,以及幻想和依恋,劝说美国人用自己的力量创造一个崭新的共和国。就像劝慰一个18岁的青年,放弃对家庭和父母...
评分本书写与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的那年,与独立宣言一起,成为北美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号角与檄文。 本书目的就是割断当时北美人对英国以及英国式政体的迷信、畏惧,以及幻想和依恋,劝说美国人用自己的力量创造一个崭新的共和国。就像劝慰一个18岁的青年,放弃对家庭和父母...
评分首先,请不要误解这个标题,第一,爱与智慧浇灌的孩子未必长大后就充满爱与智慧;第二,我并没有兴趣讨论这个孩子,我说的是她的父母。 这本叫做《常识》的小册子仅仅五十页,在当时只有二百五十万人的北美殖民地行销五十万册,是名副其实的畅销书。潘恩是朕新纳入宫的宠妃,...
评分 评分其实,早就听说过《常识》这本书。刘瑜和李海鹏的杂文集里都会提到托马斯潘恩和这本号称改变世界的20本书之首的小册子。读罢这本书,才明白为什么它能有如此的盛赞。 这本书诞生于1776年,距今200多年了。读这本书,必须结合当时的历史来。18世纪后叶,北美殖民...
其语言可学之处很多。质疑也很有意思,早读不犯困。。
评分没人觉得这本书语言太难么?最终花2个月时间看完,汗
评分找的是作者另一本书,谈人权的.没找到,用这本代替.混杂着美国的实用精神和法国的浪漫主义,其实最适合中国人的口味.
评分找的是作者另一本书,谈人权的.没找到,用这本代替.混杂着美国的实用精神和法国的浪漫主义,其实最适合中国人的口味.
评分常识那篇基本上就是后来人权的基础了。现在想来,“没常识”大概就等于“蒙昧”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