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伦斯·布洛克(Lawrence Block,1938——),生于纽约州水牛城,现居纽约。他是享誉世界的美国侦探小说大师,当代硬汉派侦探小说最杰出的代表,他的小说不仅在美国备受推崇,还跨越大西洋,完全征服了自诩为侦探小说故乡的欧洲。他的作品是拥有最多崇拜者、精英分子最爱收藏的推理小说。
1994年爱伦坡终身大师奖得主,曾三捧爱伦坡奖,两夺马耳他之鹰奖、四获夏姆斯奖等重要硬汉派侦探小说奖项,2004年最终获得钻石匕首奖。
马修为了调查一桩案子到拳击场,在观众席他注意到一名带小孩儿的男人,那个男人不经意用手抚摸男孩儿头发的动作,轰开了马修的记忆:他在盘录像带上看到一男一女残忍性虐杀一个男孩的全部过程。随着马修的追索,两桩案子竟然交集在一起。
“每天报上写的那些犯罪事件,让人很容易就下结论说,人性的丑恶正在空前急遽地恶化,世界末日来了,我们都要下地狱去了。当我看到这本书上的记载,几世纪以前的男男女女也是为了几个钱或者为了爱情自相残杀,我可以告诉自己,其实我们并没有百年的更糟,我们和以前一样好。
自从《刀锋之先》里“屠夫”米克.巴卢伴随着传奇故事的登场,就注定了马修.斯卡德之后的系列故事会因为这个人物的出场沾染上一些血腥与激情。 这个令道上闻名丧胆的杀人越货的凶嫌,自从成为马修用咖啡干杯啤酒时互诉各自往事的朋友之后,马修有不太容易搞定的事便由他代劳了...
评分从“一个侦探故事”的角度来说,这本比《八百万种死法》好,虽然也充满了很多巧合,也有匆匆完事不再深入的潦草,总的来说全须全尾,而且布洛克式特有的调性和氛围包括节奏感都还蛮好。在雷蒙钱德勒树立一个标杆之后,写到这个程度也算是很有自己的风格了。 奇妙的是,看完这本...
评分这个侦探马修真的邋遢到了一定程度:都戒了那么多年的酒按理说早该戒掉了,竟然还成天跑聚会;而且没有房没有车,甚至租都不租;离异多年,跟这个妓女厮混多时,也不多考虑未来;什么样的朋友都有,从警察到黑社会⋯⋯ 真可谓随性随意,洒脱人生,放在中国小说...
评分有关于布洛克的《屠宰场之舞》 我很讶异为什么布洛克选取了这样一个题材入手写这本小说。午夜文库出版的马修.斯卡德系列,我按照作品出版的时间顺序读下来,从1976年的《在谋杀之中》,1977年的《谋杀与创造之时》,1981年的《黑暗之刺》,到1982年的《八百万种死法》...
评分好时光总是易逝,不知不觉已路到半途——17本斯卡德系列已经看完9本,虽然布洛克本人健在且隔几年就会放个大招什么的,可饕餮盛宴一本接一本的爽快感肯定不会再来了。 17本不是小数字,在作家里属高产,但高产不代表高速低质,每一本斯卡德系列都不是另一本的简单克隆,可以...
我承认很受本册里的犯罪手法吸引,同时也觉得这是马修系列里最吸引眼球的一本。问题在于性虐杀过程描写的太过细致,真有这个必要么?我看着看着都turn on了。
评分Cool
评分纽约广场的空旷和出租屋的落寞。
评分这本算是目前读过的斯卡德系列中最喜欢的了。水准与《八百万种死法》不相上下,甚至还要好,一股浓浓的真探风,由一起抢劫奸杀案又引发了另一件恐怖的录像带变态杀人案,斯卡德层层剥茧、步步紧逼,仿若Rust cole,为了内心的底线不顾一切追查真相,马修够帅。最后读的我热血沸腾,一直期待的也果真来了:两案合并斯卡德联手米克·巴卢以暴制暴、非法制裁对阵录像带变态狂夫妇,真过瘾啊!简直就跟当时看真探大结局时一个样。
评分扮演上帝只有零次和无数次,不能用法律处理的,那就用枪解决吧。「上帝自己深埋在粪土中,你告诉自己,我要把他拉出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