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榭.韋勒貝克
1958年2月26日生於法屬留尼旺島,被稱為繼卡繆之後,唯一一個將法國文學重新放到世界地圖上的作家。
他只要出一本書,法國文壇就要鬧一場大地震,兩次龔固爾獎所有人都認定是他,但都頒給別人,引起極大爭議。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的政治意識形態太不「正確」,不過他的書卻賣得像小麵包一樣好,出版社搶他像搶銀行。
韋勒貝克的小說《戰線的延伸》(Extension du domaine de la luette),描寫白領階級的無聊生活,被譽為九0年代最傑出的作品之一,《基本粒子》(Les particules ?l?mentaires),嘲諷六八學運份子衰老的悲哀。
《月台》(Platforme)則是講西方旅行團到東南亞買春的無恥行徑。韋勒貝克極善於捕捉當今最惹人注目的社會現象,一些評論家認為其筆觸遠比貝克特更為「黑色」。
2005年法國文學同盟獎的得獎作品,探討兩個世代間情愛觀的差距,以及現代人懼怕衰老,渴望永保青春,但是真正追求到長生不老後,又覺得生命品質低落的矛盾。
主角丹尼爾1是脫口秀的諧星,挑釁而又尖刻地諷刺腐敗的西方文明,不過他也跟所有的人一樣,都想追求幸福,幸福卻遙不可及,因為幸福的條件就是無條件的愛,而丹尼爾只從他的小狗福克斯那裡得到這種愛。
丹尼爾1的生命中有兩個女人,一個是知性的女性雜誌總編輯伊莎蓓拉,另一個是性感的二流西班牙女演員愛絲泰爾,伊莎蓓拉不喜歡性只喜歡愛,愛絲泰爾只喜歡愛不喜歡。
這兩段戀情都以女主角離去告終,丹尼爾1空虛苦悶之餘,投入一個倡導複製人,以保信徒永生不死的伊羅欣教,不過這些複製人沒有讓凡人痛苦的慾望和情緒,他們既不會哭也不會笑, 失去獨立和自由,孤零零地活著,只能靠電腦跟外界聯繫,最後複製人也發生了叛變……。
Life isn't about finding yourself,life about creating yourself.
评分对人生来说,时间或许只是一种纬度,知晓与否,选择与否,或许都和人类生命的本质无关。 也许,所有的主义、形式都退潮的那一天,文学或是哲学的世界里不在出现所谓哲人、哲语的东西,有些人,才能从理论的纠结中走出。向内探寻,寻找生命的无数种可能,我们曾经卑...
评分 评分读这本书是一年多以前了,书已经留在别人手里,店里有的两本也已经卖出去,要再读恐怕没那么快了,总是觉得书还在店里,随时可以拿起来看一下,然后那些书就都出其不意的卖出去了,当然,书卖出去了总归是好事。 想起写些什么是因为看到AT写书评提到骂翻译的事情然后提到余中先...
這本書就是再愛一次。
评分現代虛無主義集大成的文學作品!
评分@2007-09-20 20:51:29
评分@2007-09-20 20:51:29
评分如果能简化那些大段大段的长句子,改成一个科幻剧本应该会更好,对于小说,作者太急于倾诉了。总觉得翻译得不是很流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