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英语课着实无聊,头埋在桌底下看一月15日的《城市画报》。这一期的专题是“荒岛图书馆2”,作为对之前“荒岛图书馆”的补充。主编说“2”可以代表第二次做图书专题,也可以代表2次方,以示我们的阅读番量增长。 喜欢这样的专题,当你发现和某个名人有同样的恋书癖时,也会暗自愉悦吧。知识和信息爆炸的今天,纸质的媒介与网络相比,像一个年华老去但风韵犹存的妇人,当人们被光鲜亮丽的妙龄女郎耀晕了眼,捧起书本,淡淡的书香袭来,往日的情愫浮上心头,终于使我们不忍遗弃。 这期对名人的专访对于小众文化的饕客实在很丰厚。开篇是对前《...
評分城市物语(借宝地放文章) 记得谁说过——你就是城市, 我不了解他的旨意所在,只是觉得,也许,城市的概念,慢慢的在身边流行。 代表新锐的新周刊,05年的时候曾经做过一期“第六城”的主题,探讨每个二线城市的特质与容颜,而亦步亦趋的,报刊,杂志,慢慢的,多了一个城市板块,连潇湘晨报,也办起了长株潭版面,当然,不过是冗余的房产信息的堆积而已,毕竟,现在报业的生存态势,不过是作为房产商的宠物。 我不知道自己的城市是怎样,不了解他的特质,甚至所谓的伟人圈的人文景观,在我看来也不过是可笑的旅游化炒作。听起很多人写出他们的...
評分就像我会抱怨成都的咖啡馆没意思都差不多一样,我也会抱怨大多数的杂志做的无聊而局限。每个星期我都会抽大量的时候盘旋于报摊儿,收集一些杂志来看,无论是周刊、财经的还是家居、文艺的,各种都会看一下。 作为媒体,引导潮流导向,公示于公众信息的媒体,杂志应该在自己的领域扮演怎样的角色,是敷衍了事不思进取,还是原地踏步重蹈覆辙,我相信是应该媒体人思考的问题。 就像是每个小咖啡馆儿都会摆旧桌椅板凳装修预算在三万左右一样,很多杂志在不停的重复选题、无聊操作,敷衍了事,仿佛只要赶紧把东西做完就下班吃饭的感觉般完成每期的选题。 ...
評分不太确定这样的评论应不应该放在对城市画报的评价中。 不管怎样,我是从这篇访问开始注意城市画报的,并且后来一直在买。 从安妮的blog上得知,新一期的《城市画报》将会有一篇万字的长篇专访,而且安妮的正面全身照片破天荒的上了杂志封面。 当年我对《清醒纪》非常失望,而精心准备的《莲花》也并没让我看出太大进步。然而这一次看安妮从自己的角度详细回顾七年七本书的写作历程,还是非常感动的。认识安妮已经有七年了吗?一直认为这么大的数字,我还要过好久才会遇到。我读谁谁谁的书有七年了,总感觉是四十几岁的人才会说的话。这七年来,...
評分我从未订过杂志。因为三不五时要经过邮局,总会拐进去看看新杂志,看看封面看看目录,喜欢就买下来,不喜欢就放回去。这样选杂志会自由些。固然经常买《城市画报》,但它总有几期是我所不喜欢的,内容过分时尚或是花俏。这一期的《城市画报》是我看过以来最好的。大概是因为有汪涵访谈的这一篇。 看过《非诚勿扰》,一个场景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那便是杭州水深深处的那一所临水别墅。恍若隔绝于人世,神仙居所一般,羡慕得紧。汪涵在靖港置了座宅子。他为自己描绘的未来是:“屋后临江,推窗见水。弄个乌篷船,在江中赏赏月亮,煮煮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