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納穆諾,Miguel de Unamuno (1864~1936) ,西班牙作傢、哲學傢。生於畢爾巴鄂,卒於薩拉曼卡。是“九八年一代”的代錶作傢,20世紀西班牙文學重要人物之一。曾在馬德裏中央大學修習文學、哲學,1891年任薩拉曼卡大學希臘語和文學教授,1891年任校長。1924年因反對普裏莫·德·裏維拉的獨裁統治被放逐,後僑居法國。1930年西班牙獨裁政府垮颱後纔迴國。曾任立憲議會議員、全國教育理事會主席。
由於對當時西班牙現實極度不滿,曾主張“歐化”,否定西班牙的一切;後又主張探索西班牙的靈魂,肯定西班牙的一切,思想中充滿矛盾,無論國王、獨裁者或共和國,無論法西斯主義或馬剋思主義,都加以抨擊。他有一篇雜文,題為《既反對這個,也反對那個》(1924),是他的自我寫照。他的作品較多,所寫的隨筆和散文尤為人所稱道。代錶作有《堂吉訶德和桑丘的生活》(1905)、《對生活的悲戚感情》(1913),前者認為《堂吉訶德》寫瞭“人的靈魂”,批評塞萬提斯不應對堂吉訶德加以嘲笑;後者指齣生活的悲戚感情來自良心和理性之間的永恒的矛盾。曆史小說《戰爭中的和平》(1897)描寫西班牙王位戰爭期間畢爾巴鄂城被圍的情景。霧(1914)是後期小說中最佳之作,寫主人公因戀愛受到挫摺而自盡,流露瞭作者內心的痛苦。
(刊于《长江日报》2019年8月20日) 文/俞耕耘 “谈到哲学,首先我们必须说明,哲学更贴近于诗歌,而与科学则同床异梦”。它出自乌纳穆诺,一位西班牙哲学家、作家和诗人。很多人也许会迟疑,因为,西班牙这种热情似火的民族性格,并不适宜哲学沉思,貌似只盛产诗人。其实,乌...
評分这本书是乌纳穆诺的代表作之一。他在该书中探析了科学与信仰、理性与情感、逻辑与人生之间的种种矛盾冲突。乌纳穆诺认为只有通过炽热狂烈的、不顾一切的献身行动,人才能得以击破与生俱来的矛盾和绝望。 “宁静不属于我们,当我们还不曾全然付诸行动面临生命的各项困境...
評分“這種意識將引導你去憐憫(就是愛)存在於外觀世界裏的夥伴和兄弟,他們也都是從空無飄嚮空無的一群不快樂的影子。”“愛,除瞭引導我們走嚮愛自身以及來自於不確定的希望的悲劇性慰解而外,它並不能引導我們走嚮其他任何的幸福。一旦愛轉成為喜悅而且感到滿足,它便不再有所渴慕,而且也不再是愛。...跌進習慣的束縛當中個,就開始枯死。”從來讀不來哲學,我的思維從來是並發且混亂的。
评分不喜歡,隻翻瞭序。。。
评分“這種意識將引導你去憐憫(就是愛)存在於外觀世界裏的夥伴和兄弟,他們也都是從空無飄嚮空無的一群不快樂的影子。”“愛,除瞭引導我們走嚮愛自身以及來自於不確定的希望的悲劇性慰解而外,它並不能引導我們走嚮其他任何的幸福。一旦愛轉成為喜悅而且感到滿足,它便不再有所渴慕,而且也不再是愛。...跌進習慣的束縛當中個,就開始枯死。”從來讀不來哲學,我的思維從來是並發且混亂的。
评分翻譯得十分糟糕……錯彆字也很多……不能對原著的意義進行有效的揣度。過老的譯本和不受重視或尚未大規模引介的境遇,讓我替烏納穆諾惋惜。窺見一些存在主義的思想,也不知是否得當。
评分小時候從老爸書架偷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