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D. 詹姆斯 P. D. JAMES(1920-2014)
英国作家,在英文世界享有盛誉,被誉为“当代推理小说女王”。P. D. 詹姆斯自创作以来获奖无数,其中包括推理小说界的两大重磅奖项——“钻石匕首奖”和“大师奖”。她是为数不多的同时拿下这两项大奖的作家之一,也是继柯南•道尔、阿加莎•克里斯蒂之后,第三位入驻“世界推理小说名人堂”的作家。
她一生写了20本书,创造了亚当•达格利什这位与福尔摩斯齐名的大侦探。《神谕之死》是詹姆斯的经典代表作之一,也是达格利什探长系列中广为流传的小说。
P. D. 詹姆斯一生取得了很高的文学成就,并因此获授大英帝国勋章,被授予伦敦大学等八所高校的荣誉博士学位,曾担任英国作家协会会长、艺术委员会文学顾问团主要顾问、布克文学奖评委会会长。她的文学观深刻、独到,受到业界和读者的推崇与喜爱。
-
【媒体评论】
P. D. 詹姆斯善于写作疑云丛生的故事,她是当之无愧的“推理小说女王”。
——《芝加哥太阳报》
《神谕之死》展示了P. D. 詹姆斯对复杂情节深厚的驾驭功力,重新定义了推理小说的标准与高度!
——犯罪小说家希瑟•奥多诺霍
《神谕之死》是P. D. 詹姆斯尤为出色、水准极高的推理小说之一。
——《费城问讯报》
P. D. 詹姆斯能在一本推理小说中注入惊人的内涵和睿智,使它变得无人能及。
——《泰晤士报》
《神谕之死》中的每一个嫌疑人和展开情节都被处理得生动立体、淋漓尽致,这本书是侦探小说的典范!
——美国权威书评杂志《柯克斯书评》
On the East Anglican seacoast a small theological college hangs precariously on an eroding shoreline and an equally precarious future. Then, the body of a student is found buried in the sand, and the boy's influential father demands that Scotland Yard investigate. Adam Dalgleish, the son of a parson, once spent happy summers at the school. A detective who loves poetry, a man who has known loss and discovery, Dalgliesh is the perfect candidate to look for the truth in a remote, rarified community of the faithful-and the frightened. For when one death leads to another, Dalgliesh finds himself steeped in a world of good and evil, of stifled passions and hidden pasts, where someone has cause not just to commit one crime, but to begin an unholy order of murder. . . .
如果《神谕之死》是我的最后一本书,我不会有遗憾。——P.D. 詹姆斯 在一所偏远的神学院里,发生了骇人的谋杀案。原本的宁静和秩序被完全打翻,所有人的生命、包括学院的前途都危在旦夕。更可怕的是,凶手的所作所为,看上去不只是想取人性命,更是一种对文明和神圣的藐视。最...
评分 评分 评分第一次读P.D.James的《神谕之死》。整体的风格是情节推进紧凑,宗教背景突出。前途未卜的峭壁旁的学院,性格迥异的教师,因一次意外而聚的各方来客,可以看出作者的叙事构图。但是,也可能我读的匆忙,总感觉那个定义为自杀的学生的案件交代的或者说解释的不够圆满。感觉至少他...
评分PD詹姆斯被誉为阿婆之后的“侦探女王”,甚至还有与阿婆齐名的说法。《神谕之死》是我第一次阅读她的作品,就本作而言,个人觉得和阿婆的作品相比还是有不少差距。 内容大概是说在神学院里有一名学生死了,地方警察断定是意外身亡,但是死者的父亲却不认可该结论,请求伦敦警局...
案件就不说了 因为它的线索一开始对侦探就不公平 我比他先想到切入点很正常……(万万没想到被最后40页戳死啊啊( 1.戴立许真的是英国版衫下右京……不过比起日本人 还是英国人更帅w 2.尽管这故事又闷又慢但画面感超强 与其说文笔好 不如说非常有脚本感 有两块心理描写简直惊为天人 3.还是太水了……看到二分之一已经猜到她的谋篇了 但这种布局这么笨重累赘 除了赚稿费真没什么用处…… 4.老是相似转场的切换视角让我有种伍尔夫的错觉 但她转换视角并不是写意识流 于是感觉断裂得有点严重……
评分电视剧改了不少地方:学院院长假公济私等负面属性被砍掉了,马丁神父是前任院长。删去了当地警局、学院律师,调整了第二次死亡的时间。电视剧里说的小时候的志向并没提到过,感情线基本也是编剧加的233 有两个地方电视剧强调一下就好了:一个是所有学院工人、客人的住房门都没有锁,另一个是Emma在反思自己和未婚夫的关系。|D侦探下乡居然带三本书,是觉得案子破不了吗哈哈。另外的确细心又体贴,照顾别人的时候还很顾忌对方感受。1V1的内心戏笑哭233 其他零碎观感#AdamDalgliesh# 2015-05-10 在读 6-1读过
评分电视剧改了不少地方:学院院长假公济私等负面属性被砍掉了,马丁神父是前任院长。删去了当地警局、学院律师,调整了第二次死亡的时间。电视剧里说的小时候的志向并没提到过,感情线基本也是编剧加的233 有两个地方电视剧强调一下就好了:一个是所有学院工人、客人的住房门都没有锁,另一个是Emma在反思自己和未婚夫的关系。|D侦探下乡居然带三本书,是觉得案子破不了吗哈哈。另外的确细心又体贴,照顾别人的时候还很顾忌对方感受。1V1的内心戏笑哭233 其他零碎观感#AdamDalgliesh# 2015-05-10 在读 6-1读过
评分电视剧改了不少地方:学院院长假公济私等负面属性被砍掉了,马丁神父是前任院长。删去了当地警局、学院律师,调整了第二次死亡的时间。电视剧里说的小时候的志向并没提到过,感情线基本也是编剧加的233 有两个地方电视剧强调一下就好了:一个是所有学院工人、客人的住房门都没有锁,另一个是Emma在反思自己和未婚夫的关系。|D侦探下乡居然带三本书,是觉得案子破不了吗哈哈。另外的确细心又体贴,照顾别人的时候还很顾忌对方感受。1V1的内心戏笑哭233 其他零碎观感#AdamDalgliesh# 2015-05-10 在读 6-1读过
评分案件就不说了 因为它的线索一开始对侦探就不公平 我比他先想到切入点很正常……(万万没想到被最后40页戳死啊啊( 1.戴立许真的是英国版衫下右京……不过比起日本人 还是英国人更帅w 2.尽管这故事又闷又慢但画面感超强 与其说文笔好 不如说非常有脚本感 有两块心理描写简直惊为天人 3.还是太水了……看到二分之一已经猜到她的谋篇了 但这种布局这么笨重累赘 除了赚稿费真没什么用处…… 4.老是相似转场的切换视角让我有种伍尔夫的错觉 但她转换视角并不是写意识流 于是感觉断裂得有点严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