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影像的人

捕捉影像的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遠流出版
作者:华慧英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
出版时间:2000-4-16
价格:180.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957323999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电影
  • twno
  • 摄影
  • 纪实
  • 人像
  • 影像
  • 艺术
  • 文化
  • 社会
  • 历史
  • 观察
  • 记录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市面上還有「孔方兄」銅錢流通時,我隨父親看《火燒紅蓮寺》電影。距今將近七十個年頭,記得父親怕我吵鬧,用銅錢給我買了零食。再次看電影,是在念小學時期,學校來了一個電影放映隊,放映一部瓜類生長的影片,我跑到掛著白布後去看個究竟。

跳越使用銅板以及銀角銀元階段,市面上已使用紙幣「鈔票」,這也是我第一次買票看電影。記得在上海位於法租界的恩派亞戲院,是一家二輪電影院,放映的是國語電影,但我卻像在看外國電影,聽不懂國語。原因是我上學時是用上海話教學,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居然從事曾聽不懂的國語電影攝影工作。

有幸,在四十年代,我參加了電影攝影工作,到了二十一世紀初的現在,屈指算來,超過了半個世紀。回首,透過電影攝影技術來完成藝術創作的心路歷程,鮮明得像剛發生,卻又久遠得像一首古老而雋永的歌。

二十一世紀到了,我們這一代努力耕耘的二十世紀電影到了該交棒的時候。期盼二十一世紀的我國電影超越時代,追上科技,以理想去創造膾炙人口的好電影,透過活動影像,捕捉未來世界,願二十一世紀的我國電影是一個燦爛的時代。

具体描述

作者简介

華慧英

1946年,國防部中國電影製片場助理技術員。

1951年,農業教育電影公司攝影助理。

1955年,中央電影公司攝影師。

1964年,中央電影公司攝影指導。

1968年,聯邦電影公司大湳片廠副廠長兼技術主任、攝影指導及導演。

1971年,中華電視台藝術師兼電影組組長。

1989~1994年,中山工學院有職顧問、台灣電影公司無職顧問、Motek Specialties Inc.亞洲代表、輝影(台灣)科技影工作室負責人。

目录信息

前言

第一部分 我的電影生涯

第一章 國共談談打打下,在上海拍攝電影

第二章 也是唐山過台灣

第三章 黃魚的故鄉--舟山島

第四章 中製、農教合作拍攝《惡夢初醒》

第五章 由中製廠到農教公司

第六章 農教改組為中央電影公司

第七章 踏蹦扶桑,東瀛取經諜燮蹀躞

第八章 向好萊塢看齊的--聯邦電影公司

第九章 由大銀幕步入小螢幕--中華電視台

第二部分 為民營製片拍攝電影

第十章 童月娟女士的--新華公司

第十一章 與王豪合作的電影

第十二章 福華公司的--《意難忘》

第十三章 來自馬可波羅故鄉的電影人

第十四章 我與台語電影

第三部分 記憶猶存的作品

第十五章 《苦女尋親記》(《懸崖》)、《宜室宜家》

三部影片的片段回憶

第十六章 《還我河山》與《春歸何處》

第十七章 《蚵女》與《雷堡風雲》攝製點滴

第十八章 《俠女》與《龍門客棧》工作追憶

第十九章 《我女若蘭》獲獎記

第四部分 電影評鑑與檢查

第二十章 如金之純真,如馬之奔騰--談金馬獎評審經驗

第二十一章 電影的檢查與批評

第五部分 永遠的電影人

第二十二章 三百六十度環幕電影

第二十三章 電影攝影協會緣起

第六部分 電影技術是電影藝術的基石

第二十四章 滴答一聲,有二十四張畫面的電影攝影

第二十五章 電影攝影機的靈魂:透鏡

第二十六章 一百瓦到一萬瓦,創造照明氣氛

第二十七章 彩色繽紛說彩色電影

作品年表

電影攝影常用名詞:中英文對照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