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玛蒂亚·森1933年出生于印度,1959年在英国剑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先后在印度、英国和美国的大学任教。1998年被授予诺贝尔经济演出 奖,以表彰他对福利经济学几个重大问题做出的贡献,包括社会选择理论、对福利和贫穷标准的定义、对匮乏的研究等。
当今世界所面临的社会或经济问题,没有哪个比饥饿与饥荒问题更为急迫。尽管它们并非新近出现的问题,但在二十世纪技术和生产显著发展的情势下,其持续存在则尤其令人愤慨。
该书关注的内容是为消除影响世界许多地区的饥荒威胁和长期饥饿问题所采取的行为.而这一行为必须建立在明确的思想和坚定的奉献的基础之上。该书在有关问题的理解上前进了重要的一步,例如书中对政府干预、市场机制和公众活动在普遍遭遇世界饥荒问题分别可能发挥的作用进行了评价,从中我们可以受益匪浅。
为了饥荒的长期影响而读的这本书,不幸的是这本书并没有在纵向上加深饥荒对人的长期影响表现在什么方面,而是横向扩展了贫穷对“基本能力”的剥夺,丰富了权利的种类(不只是食物获取权)。 作为《贫困与饥荒》的后续,森提供了一个比之食物获取权理论更为丰富的理论框架,尝试...
评分为了饥荒的长期影响而读的这本书,不幸的是这本书并没有在纵向上加深饥荒对人的长期影响表现在什么方面,而是横向扩展了贫穷对“基本能力”的剥夺,丰富了权利的种类(不只是食物获取权)。 作为《贫困与饥荒》的后续,森提供了一个比之食物获取权理论更为丰富的理论框架,尝试...
评分为了饥荒的长期影响而读的这本书,不幸的是这本书并没有在纵向上加深饥荒对人的长期影响表现在什么方面,而是横向扩展了贫穷对“基本能力”的剥夺,丰富了权利的种类(不只是食物获取权)。 作为《贫困与饥荒》的后续,森提供了一个比之食物获取权理论更为丰富的理论框架,尝试...
评分为了饥荒的长期影响而读的这本书,不幸的是这本书并没有在纵向上加深饥荒对人的长期影响表现在什么方面,而是横向扩展了贫穷对“基本能力”的剥夺,丰富了权利的种类(不只是食物获取权)。 作为《贫困与饥荒》的后续,森提供了一个比之食物获取权理论更为丰富的理论框架,尝试...
评分为了饥荒的长期影响而读的这本书,不幸的是这本书并没有在纵向上加深饥荒对人的长期影响表现在什么方面,而是横向扩展了贫穷对“基本能力”的剥夺,丰富了权利的种类(不只是食物获取权)。 作为《贫困与饥荒》的后续,森提供了一个比之食物获取权理论更为丰富的理论框架,尝试...
读起来满脑子电闪雷鸣,可惜没译好。
评分绝对推荐!
评分帮助认清了很多片断现实, 心中不由陷入父权式社会保障弱小者神话破裂的悲哀。
评分我觉得有个很重要的论证基础有问题,中印人均寿命增长曲线,我也确实搜到过这本书里面这样的曲线,但是更加多的是中国在1950年是远远高于印度,而不是差不多,根据世界经济两百年1950年中国人均寿命41,印度32,相差9岁,后面几十年来两国差距大致保持不变,有时候大一点,有时候小一点,要知道1950年时候中国粮食产量就是印度的两倍,如果印度起点比中国低,就相对好解释后面的事了,在这个方面印度确实是要比中国差,粮食产量远低于中国,卫生习惯也差
评分可以与阿玛蒂亚·森的另一本作品《贫困与饥荒》配合着读。第11章把中国和印度作为案例进行对比,篇幅不长但是观点很一针见血。经济增长与人口健康状况不存在必然的正向关系,在中国建国前后那一段时期甚至是负相关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