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发表于2025-01-24
40岁成为公司里不可替代的人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10年前一个公休日的下午,我在回家途中,出五反田电车站时,天空开始下起雨来。我没有带雨伞,准备搭出租车回家。
已经有10多人在出租车站排队等车了。似乎越是下雨的时候,出租车来得越慢,好半天才来一辆。
正在这时候,有两个年轻人走过车道,径直地拦在好不容易才到的一辆出租车边,好像根本没有看到我们这些排队等车的人。
“喂!你们不知道这里还有等着的人吗?”站在我前面的一位上年纪的先生冲他们喊道:“请排队去!我们都在等车呢!”
那两个年轻人根本没有在意其他等车人,就要往车里钻。我以为他们会向这边说“哦,对不起”,然后排到队伍的最后。可是,两人却没有这样做,“你喊什么!”他们转身向刚才说话的人走来。
一瞬间,周围的空气似乎凝固了,我从后面看到那位说话的先生也愣住了。这时候我挺身而出,对站在那人面前的两个小伙子说:“你们做得不对,应该去后面排队!”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周围所有的人都退在一边做旁观者,每个人的意识当中只有一句话“千万别把自己卷进去”。
很自然地,我被孤立了。大家都在远远地看着我,没有人想做点什么。我瞪着那俩人,忽然发现,一开始说话的那位长者也不见了。
下面的故事是我最近在一个聚会上听说的。
给我讲这段故事的人在德国的时候也遇到过相似的情况。人们排队等车,一个男子想插到队伍中乘巴士,忽然队伍中一个中学生模样的女孩子举起书包,狠狠地向那个加塞儿的男子砸过去。
结果是那男子没有上车,仓皇而逃了。因为队伍中的所有人一起指责了那名男子。
两个相似的故事却有不同的结局,原因何在呢?
在日本的公共场合,尤其是城市里,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多数情况下其他人都会装得若无其事。并不是因为分不清是非善恶,就好像所有的人都知道那些在等车队伍中加塞儿的行为是不对的,如果问问他们,警告那些错误行为的做法是对的,还是错的呢,所有的人都会说“是对的”。
但是,如果自己在那样的场合中,会出面警告吗?回答大多是“不会” ,因为即便那样做了,结果也只能是自己遭到孤立。况且,现在的社会稍不谨慎便有可能被袭击,甚至丢掉性命。
另一方面,在德国一个女中学生为什么就能做出那样的举动呢?用书包 “哐”地砸过去,不能不说是个过激的举动,但结局是那个加塞者在众人的一致指责下仓皇逃掉。对于那里的人来说,这样的结局是顺理成章的。
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在德国住过,明白那里人的想法。为什么两个国家会有这么大的差异,真值得深思。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现在相同的情况在“公司”这个小社会中发生了。也就是说,我们认为“体制很好”的公司,一定是“可以让你说话”、“可以期待周围帮助”的公司,人们在其中相互可以信赖。
老板总会对职员说:“有什么建议就说出来。”的确,只有这样做才会把工作做得更好。而实际上,关键不在于职员说还是不说,而在于能不能说。
周围有没有阻止说话的人,这才是职员选择说和不说的关键。因为员工会担心,即使不当面说,过后也会遭到整治吧。
周围的人只做旁观者,而只有在没有旁观者的环境中才会畅所欲言,但是又有什么作用呢?
畅所欲言者十分重要,但是他们并不能保证所说的完全正确,或者总是能射中目标。有时候出现错误是自然的,但是他们的勇气在于,即使知道有可能是错的也会说出来!如果周围的人让他们说,并做出相应的反应,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才有可能出现畅所欲言的人。
也就是说,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畅所欲言的人不断出现,在这样“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公司”里,周围人会鼓励想说的人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把它称为“组织体制”。
在刚才的例子中可以看出,日本的“体制”和德国的“体制”存在很大差别。而且,即便同在日本,公司和公司之间也存在巨大差别,有些公司的环境使人无论发生任何事也可以袖手旁观,而有些公司的环境则不是这样。
公司的体制如果向好的方向转化,就会出现下面的环境。
某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原来行动十分被动,而现在组织了“顾客信赖返还会”,将设计、经营等部门的界线打破,组合成一个新的团体。这个团体以一位年轻的设计者为中心进行顾客访问,即直接进驻销售店,从顾客那里收集第一手情报。
一位参与此活动的中心成员说,自从开始做这项工作以来,不仅自身发生了变化,而且现在有种安心感,“自己提出任何方案的时候,肯定会被同伴接受”,信任感油然而生。这就是“体制”的改变。这种一定会被接纳的安心感,使人相信自己不会被突出或被孤立,所以对待工作也就不会感到疲倦、厌烦了。
为此,我认为“伙伴之间的信赖感”是目前最缺少的,也是必需的精神。
“给自己找到伙伴”,是本书的关键词。“当某种事情要发生的时候,会得到周围人的帮助”这种安心感,是理想组织的标志。因此,“给自己找伙伴”是实现理想的第一步。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40岁成为公司里不可替代的人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