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初,《毛泽东传》前一译本在中国曾畅销120万册,这本书是新的全译本,根据斯坦福大学1999年增订版译出。
作者罗斯·特里尔采取了通常以叙述为主的传记笔法,但在史料甄别、背景分析和观点评价等方面,都经过深思熟虑和精雕细琢,是西方数百种《毛泽东传》中的经典之作。这本书不仅体现出作者对于历史事件高度的敏感性,而且也渗透着政治学视角的理论穿透力,对于人物的情景分析更使历史出神入化,引导读者体味“故事”背后的时代困惑和制度机制,把毛泽东丰富的情感与的挑战性的理论创造联为一体,从而全方位地展现了中国革命的壮观图景。书中配有大量图片,使历史以真切可感的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
此书在史料上并无特殊之处,许多历史上幽微之处,都不尽详细,如富田事变。作者的主旨立意环绕于传主生平细事,凸现此位近代一人政治性格之养成:始于乡间少年的父权反抗,落笔于寂寞深锁的帝王生涯(父权的终极)。既有兵败落难、近于一命呜呼的不堪,亦有执掌生杀、置亿万人...
评分绝对的大部头书,原想利用碎片时间读完,但后来发现这不可能:一来作者写的引人入胜,环环相扣,一读就放不下了。二来近50万字的内容光靠每天一个小时的碎片时间根本打发不了。值得庆幸的是,美国人写史,写传记随意一些,直白一些,不玩“春秋笔法”,大大降低了我的脑力消耗...
评分这个夏天,我站在遵义会议的旧址前陷入了沉思,这座当时贵州军阀的私家宅邸发生的故事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其中的关键人物,便是毛泽东。这位东方的伟大人物从此便成为一个神话,注定将书写东方巨龙崭新的篇章。对于毛泽东的兴趣,在遵义之行后,是如此的强烈,以至于我迫不...
评分原为毛邓三论文。其实作为毛邓三论文有点不合要求,但禁不住当时太想写了。 2007 年10 月13 日 前言 我自知没有能力探讨这样宏大的题目,但这些天来,我反复阅读课本、毛主席的传记甚至观看描写当时的电视剧,让我有一种巨大的冲动,就毛泽东思想之产生,主要从毛主席个人品质...
评分说实话,读这本书之前没有想到这本书的内容跟我想像的有很大差别,一开始我以为书里的内容和以前政治课本里面的内容没什么区别。伟人的传记就是一部历史,而写伟人传记的人和考古学家别无二致,最关键的地方在于“真实”,在这本由国外专家撰写的传记中,我看到了“真实”这...
五颗星是打给少年毛泽东的!
评分洋人口吻,不接地气
评分法国哲学家孟德斯鸠说过:“社会形成之初,是领袖造就制度。”在中国,那就是毛泽东时代。他又说:“后来则是制度产生领袖。”这就是今天的中国。再后来,社会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又会重新塑造制度,这种制度在每个时代则产生具有临时权威的适当领袖,以迎接未来的挑战。
评分本书包括两个完全不同的版本。这个红色封面的,就是东厂太监版,大家明白。而1989年的黑色封面版,则有不少尖锐的内容。总的来说,作者是毛爷爷的粉丝,黑版只是不避讳太祖的负面内容而已。
评分洋人口吻,不接地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