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 彭慕兰
Kenneth Pomeranz
著名历史学家,曾任美国历史学会会长(2013—2014),“加州学派”代表人物。1980年于康奈尔大学获学士学位,1988年于耶鲁大学获博士学位,师从史景迁。现任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著作有:《腹地的构建——华北 内地的国家、社会和经济(1853—1937)》(荣获1994年费正清奖)、《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荣获2000年费正清奖、2001年世界历史协会年度图书奖)、《贸易打造的世界——1400年至今的社会、文化与世界经济》(与史蒂文•托皮克合著)等。
[美]史蒂文•托皮克
Steven Topik
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历史学系教授,研究方向有:拉美史、世界贸易史、咖啡经济史等。主要著作包括:《巴西的政治经济学:1889—1930》《贸易与炮艇:帝国时代的美国与巴西》《全球市场的转变:1870—1945》(与艾伦•威尔斯合著)等。
译者简介
黄中宪
台湾政治大学外交系毕业,现专职翻译。主要译作有:《维梅尔的帽子:揭开十七世纪全球贸易的序幕》《哈布斯堡的灭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奥匈帝国的解体》《天国之秋》等。
吴莉苇
自由撰稿人、译者。南开大学历史系博士,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后。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教授。主要著作有:《当诺亚方舟遭遇伏羲神农:启蒙时代欧洲的中国上古史论争》《中国礼仪之争:文明的张力与权力的较量》《天理与上帝:诠释学视角下的中西文化交流》等。主要译作有:《历史上的身体:从旧石器时代到未来的欧洲》《耶稣会士傅圣泽神甫传:索隐派思想在中国及欧洲》等。
贸易全球化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一直持续至今。全球化的贸易如何产生、如何运作,又对不同的地区产生怎样的影响?贸易全球化又有何种演变?作者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抽丝剥茧,通过一个个小章节的论述,涉及世界各地,从大西洋东西海岸到欧洲、地中海及印度洋,再到东亚,构建了一...
评分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曾有一个著名的隐喻“无形的手”(invisible hand),意指个人应用其资本来追逐其私利的行为,会在无意识中增进整体的社会效益。这一隐含着基督教神学色彩的短语,在后来广为人知,常被用以指代市场机制的魔力:只要我们顺应这样的市场规律,就能将个体零...
评分该书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生动揭示全球贸易发展的轨迹,值得一读。但内容较为分散,时间、地域跨度较大,不容易理清主线。简单总结几个重点: 第一,长距离贸易从来就是高风险行业,国家权力的背书对贸易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明朝的禁海封运让中国失去了东南亚贸易的主导权,中...
舉重若輕的科普佳作。
评分舉重若輕的科普佳作。
评分舉重若輕的科普佳作。
评分舉重若輕的科普佳作。
评分舉重若輕的科普佳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