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巴斯蒂安·哈夫讷(1907-1999),德国著名政治评论家与历史学家。1907年出生于柏林,1938年流亡英国,任英国《观察家报》记者。1954年以《观察家报》记者的身份返回联邦德国。1961年任联邦德国《世界报》记者,后又改任《明星》周刊评论家,成为德国著名政治评论家,并出版多部历史著作。《解读希特勒》是其最有名的著作,也是其得意之作。1978年出版后在德国引起轰动,连续数月位居畅销书榜首,作者获当年杜塞多夫市海涅奖。
“本书力求客观、公正地解剖并评价希特勒,这是值得肯定的,这也是中国青年出版社决定翻译出版这本书的初衷。但基于其意识形态的立场,哈夫讷或多或少是站在西方资本主义的立场来解读希特勒的,因此书中某些论述也表现了明显的局限性。比如他的霸权观、他的战争观、他对“纽伦堡”国际法庭以“战争罪”起诉纳粹德国提出的质疑等等。这些论述存在某些主观的假设与推论,它有修于国际社会早已认同的主流看法,我们也是不赞同的。但为了保持其学术探索与研究的完整性,使读者能够全面地了解,更加准确地把握与鉴别作者的观点,我们未做删节。”
这不是一本入门的书,尽管它具备入门书的一切特征:提纲挈领,短小精悍,通俗易懂,看完给人以豁然开朗的感觉。然而,当读过托兰《从乞丐到元首》,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等皇皇巨著,再来品味《解读希特勒》,才能真正体会到它的价值。 以往的历史著作和回忆录,总喜欢把...
评分 评分非常棒的一本书。 第一是内容棒。希特勒是一个很“硬”的存在,不仅对20世纪重要,不仅对德国、欧洲重要。如何展示希特勒、分析希特勒,是一项很“硬”的目标,不仅是史学研究的目标、政治学研究的目标、军事与战争研究的目标,最重要的,是要给一般民众一个交代。此书就是这样...
评分希特勒,这个名字可谓妇嬬皆知,哪怕你不是一个熟知历史的人。因为对整个二十世纪,以至今天的世界格局,他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如果一定要选择一个第一名,恐怕也只能是他。 多数人对他不了解,提起希特勒,经过多年的公式化教育与影视节目的影响,他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
此书会令人产生一种愿望:希望自己能像哈夫讷观察希特勒那样观察历史人物。
评分知道的关于希特勒的言论,有两种,一种是极端仇视,一种是狂热崇拜。可是这本书有点想把希特勒按照一个普通人的方向去读解。
评分睿智
评分希特勒拒绝动感情,拒绝亲情、友情和爱情,拒绝任何能走进他内心世界的亲密关系。他只对小孩子慈爱和温情。
评分主观色彩较强,但视角很独到。作者认为魏玛共和国并非被纳粹党直接推翻,它从一开始就摇摇欲坠,纳粹和其他政党只是踩了最后一脚。绥靖政策起源于魏玛时代,终结于希特勒时代。有些正确概念,只因为“希特勒曾同意过”而被否定了,但问题是:希特勒也同意2+2=4。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