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克·富里迪,1948年出生于匈牙利,英国肯特大学社会学教授。曾著有《恐惧的文化》、《治疗的文化》等,本书一经出版,即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关于庸人主义的讨论成为当年的热点。
知识分子是个危险的种群。在罗素、雷蒙德·威廉斯及汉娜·阿伦特等学识渊博、视野开阔、关注公共话题的知名学者看来,如今我们只有肤浅的专家、浅薄的演说家和骗人的医生。在知识经济的今天,我们把最广泛地参与高等教育与最无聊的文化结合在了一起。在本书中,作者对以“反精英主义”为旗帜,片面强调广泛参与而导致知识分子贬值、文化领域弱智化、文化媚俗化的庸人主义思潮与实践进行了辛辣的讽刺与批判,阐述了知识分子对文化与民主所做出的最本质的贡献,试图告诉我们,为什么在今天,我们有必要重建一个知识分子与普通民众能够对话的公共领域。
本书的目的是提倡通过培养有教养的公众,来推进社会的学术和文化生活。可是作者分明感受到要到达这一目的自己是如此的无可奈何。 知识分子还在,只是这个社会不需要知识分子了。这个现象并非是当下才发生,早在19世纪,尼采、歌德、马克思就已经感觉到了市场这一客观力量如何影...
评分 评分写作者容易陷入两种纠结,一是在专业方向与宽泛方向对阅读、写作和表达之取舍的困惑,二是对一段时间自己无所事事时就会自责的怪圈。富里迪在《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中这样写道:“在一个知识生产完全受实用主义驱动的世界里,我们已经失去了共同决定如何重视知识和肯定知识...
评分《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 作者: (英)弗兰克"富里迪 中文版翻译:戴从容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5-10 ISBN号: 7214041030 定价: 13 元 李欣/文 《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是肯特大学社会学教授弗兰克"富里迪于2005年发表的铿锵之作,在国内,它的影响力...
评分后半部分政治挖苦过多了
评分inverted snobbish 反精英并不是真正发现大众的创造力而是相反。缺乏力量的时候看看这个好像又打了鸡血找到责任感了。。“难怪知识分子最赞许的一个美德,是有能力追求独立和自由的生活,是对自己的意志自由的骄傲。这解释了知识分子何以常处在一种创造性的紧张状态中,与主流机构加在日常生活之上的规则和限制相冲突”
评分几句话的愤愤重复,收获只在于那几个观点终归是有益
评分虽然有点过于愤世嫉俗,但仍然提供很好的思考角度
评分作者说是写给“众多聪颖的男男女女”的,但更多地是写给知识分子本身看的吧。在庸人主义横流,反知识分子成为潮流的时候,知识分子本身的姿态就尤为重要。我们应该在这个网络论坛和博客盛行的时代,好好审视我们的文化生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