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莱·科林斯,美国《新闻周刊》记者。多米尼克·拉皮埃尔,法国《巴黎竞赛》的记者。作者在史实方面力求翔实,每一段文字都经得起世人推敲,同时发挥了新闻记者的特长,能把文章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合著有报告文学典范作品《巴黎烧了吗?》。
1944年8月25日。地堡“狼穴”。
希特勒气急败坏地问总参谋长约德尔士将:“巴黎烧了吗?”
当天,正是巴黎解放日。
这本书讲述的,正是二战末期盟军解放巴黎的全过程,此中译本是老翻译家董乐山的最后译作。
《巴黎烧了吗?》生动而又详细地描绘了1944年8月解放巴黎的战斗全过程。两位作家拉莱·科林斯和多米尼克·拉皮埃尔分别是美国《新闻周刊》和法国《巴黎竞赛》的记者。他们在作品的史实方面力求翔实,花了将近三年时间搜集材料,翻阅了美、法、德三方面的军事档案,采访了上至艾森豪威尔、戴高乐高级助手、肖尔铁茨,下至法、美、德军普通士兵和巴黎市民共达800多人,采用了其中536人的亲身经历,因此能使这部作品做到事事有数据,人人有下落,句句有出处。另一方面他们又发挥了新闻记者的特长,能把文章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令人觉得仿佛在读一本扣人心弦的惊险小说,放不下手来。作为报告文学,它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典范的作品。
《巴黎烧了吗?》由美国记者科林斯与法国记者拉皮埃尔共同创作。作品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巴黎解放前后短短数月之间的史实。这是一部在报告文学史上具有相当地位的作品。 二战后期,希特勒严令德军在失守前彻底毁掉巴黎。指挥官肖尔铁茨犹豫不决,到盟军入城还没有真正开始破...
评分还有以下这些书: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这个一定要看,并且要推荐给别人看) 尘暴:1930年代美国南部大平原 人文地理随笔(唐晓峰著) 幽黯国度:记忆与现实交错的印度之旅(新版)(印度三部曲之一) 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印度三部曲之三 )(新版) 印度:受伤的文明(新版...
评分真得说,这本书不容易啃完。 首先是我完全不熟悉的历史事件,还是法国与德国之间的;其次,就像所有国外书籍共同存在的问题一样,人名长得无法记得清楚,况且本书在主线外每个小节都会出来很多新的人物。 终于一鼓作气看完了,不得不说,在最后看到法国熬过一劫的时候,心里面...
历史充满偶然性
评分各种角力,命运的翻云覆雨手
评分句句有出处。纪实文学的典范之作。
评分比《最长的一天》好
评分这报告文学写得像一流的战争小说。立场也颇为中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