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蘇菲·卡爾,1953年10月9日生於巴黎。法國當代最重要的藝術傢之一,裝置和觀念藝術傢、攝影師、作傢、導演等。父親是一名腫瘤科醫生,也是一位藝術品收藏傢,與很多藝術傢來往密切。蘇菲從小耳濡目染,走上瞭藝術之路。
1979年,在結束瞭長達七年的環球旅行之後,蘇菲迴到齣生地巴黎。既缺乏明確的職業規劃,也沒有朋友,便決定在大街上跟蹤陌生的行人,似乎想通過他們的眼睛重新審視巴黎。她拍照,並記錄下行蹤。她隨意選瞭一名男子,跟著他一直去瞭威尼斯,於是有瞭作品《威尼斯跟蹤》。這一年,蘇菲還有一次突發靈感,連續八天的時間,隨機邀請瞭一批人,分彆在她的床上躺幾個小時。她給這些人拍照片,問一些問題,並以此為素材創作瞭《入睡者》(Les Dormeurs)。從此,蘇菲不斷突破藝術與生活的界限,一直緻力於探討公共空間和私人空間的關係,常以自身經曆為素材。她跟蹤過大街上陌生的行人,也雇用過私傢偵探跟蹤並偷拍自己。她特彆重視觀眾或讀者的參與,希望和他們一起進行創作。
2010年榮獲哈蘇基金會年度國際攝影奬(le prix Hasselblad)。
是作者的一段無疾而終的戀情。
以分手的那一天為界,從那一天之前92天寫起,
準確地說是以攝影圖片(都是真實的)來錶現,
一直到那一天之後99天。
在诚品书店里,被这本书的封面吸引。于是买下它。 但因为有包装在,看不到里面的内容。 于是读了这本计划外之书。 在浴室里,两个夜晚的泡澡,读完了这本书。 裸着身体,浸透在痛苦里。 自己的,别人的。 痛苦不外乎两种, 死亡,和消失的爱。 无论哪一种,都是从惯常的生活...
評分苏菲·卡尔,我不了解的一位摄影师。或者说我不太会欣赏摄影艺术,所以偏见上会贬低她的作品。作为文学爱好者,我更多关注本书的文字部分,由于不懂外语,本书的非汉语细节,我也不会琢磨。所以,我对本书的欣赏是肤浅的。于是评价很低也就是理所当然的。如果有摄影欣赏的高手...
評分我和他讲述我和你的故事,他和我讲述他和她的故事。离开你的99天里,我每天都在讲述这些,篇幅越来越短,记忆越来越模糊,不变的内容是:你遇见了别的女人,1985年1月25日,凌晨两点… 日复一日,我的记忆就像一支即将要没有墨水的钢笔写下的字迹,越发模糊,我知道,我解脱了...
評分【转:超级访谈:苏菲.卡尔(Sophie Calle)的想法】 作者:路易丝·娜丽 (Louise Neri) 翻译:嘿乐乐 2010/5/26 来源:artspy艺术眼 LN:你只是太早制作真人秀了。 SC:的确是每次我在公众场合讲话时,大家都会问我关于生活的问题,然后我一直需要把他们带回到这是关于作...
評分Sophie Calle我吹爆!!真的攝影界一朵奇葩。
评分非常完整的體驗,尤其是最後Calle在反復地重復自己愛的男人離開瞭的經曆,用同一張圖,從一開始一大段文字到後麵隻有一句,隻記錄瞭時間地點,字也在慢慢變淡,痛苦也同樣慢慢消失。真的特彆有詩意。。Calle真是太有感覺的藝術傢瞭,把自己每一段經曆都用這麼浪漫的方式錶現
评分女生失戀日記
评分我是在1984年十月25號離開日本的,沒有想到這一天會是一段戀情結束的倒計時。。。
评分在reshelving的小車上發現瞭它,接著一晚上就隻坐在地上翻它瞭...叫它《失戀前兆92天+失戀99天+彆人的痛苦99種》吧,哈哈哈。她坦承,需要聽彆人的痛苦,纔知道自己不是那麼糟。於是,每當和彆人談起這段經曆,她也會得到一段彆人的故事。而她自己的故事,開始是逢人便說,然後隻挑重點,最後一句足矣,並評論道,“那就是個很普通的故事”。輕舟已過萬重山不是嗎?裝幀排版也很巧妙。背景色好似她的心境,從第一天的黑色慢慢變淺,直到和白色的文字融為一體。於是也有瞭這樣樸實的封麵吧。不過可彆被它欺騙,哈哈。BTW,作者那一日一P,不就是365日記嗎哈哈。今天丟瞭手機,拍照Po上來的欲望一次又一次被扼殺瞭...這作者要不是失戀,準是個愛生活的好菇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