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社會學 社會學 風險 繁體
发表于2025-02-20
風險社會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本書為作者學術生涯的經典作品,當中發展齣來的核心學術概念諸如「風險社會」、「第二現代」、「反思的現代化」、「去邊界化」等等,已經成為當代社會學研究的重要課題,影響所及更擴及其他社會科學領域。當SARS 以及狂牛癥催枯拉朽般的衝擊世界經濟與社會時,作者已經在二十年前以一種未來學式,甚至文學式的語言,幾近「預言」地宣告傳統現代化在麵對或被迫麵對社會反思之後,齣現的這種「第二」現代類型。描述一種全球化邊界瓦解後,個體將全然麵對風險郤不知所從的尷尬事實。那也是一種半調子的現代化,一種類似「迴到未來」的糾結。然而這樣的副作用卻是人們所信誓旦旦追求的工業化、科學化、自由化的矛盾,並且錶現在所有的社會領域當中。當所有的人都是專傢,卻也什麼都不是時,當所有的疆界都因工業化、自由化而瓦解卻又要自我承擔其中所有的不確定性時,社會風險的滋生與感受就會極大化,直至全麵崩潰?
第一部 在通往文明的火山口上:風險社會的輪廓
第一章 論財富分配與風險分配的邏輯
第二章 風險社會中政治的知識理論
第二部 社會不平等的個人主義化──論工業社會生活方式的去傳統化
第三章 階級與階層的消逝
第四章 我就是我:傢庭內外從咫尺天涯到比翼雙飛到玫瑰戰爭的兩性關係
第五章 生活處境與生涯模式的個人主義化、製度化與標準化
第六章 職業工作的去標準化:論教育和就業的未來
第三部 反身性現代化:論科學與政治的一般化
第七章 超越真性與啟濛信念之科學?科學/技術發展之反身性及其批判
第八章 政治的去邊界化:關於風險社會裡政治操縱和技術經濟變遷的關係
烏爾裏希·貝剋,(Ulrich Beck),(1944—2015),德國著名社會學傢,生前為慕尼黑大學社會學教授,同時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和巴黎人文之傢基金會(FMSH)任教。貝剋是“風險社會”理論的主要提齣者和奠基者,並與英國社會學傢安東尼·吉登斯和斯科特·拉什共同提齣瞭“第二現代性”的觀念,力圖在現代性與後現代性之間開闢齣“第三條道路”。貝剋的主要學術興趣在於現代社會的轉型,其專業領域涉及政治社會學、科學社會學、技術社會學和環境社會學,並提齣瞭風險社會、第二現代性、自反性現代化、世界主義等若乾重要概念。其代錶作有:《風險社會》(1986)《反毒物》(1991)《生態啓濛》(1992)《風險時代的生態政治》(1994)《什麼是全球化?》(1997)《世界主義的觀點》(2004)《世界風險社會》(2007)。
翻譯也不怎麼樣。不過比大陸的稍微好一點。內容與英文版的稍有不同,應該源於德文版和英文版的差異。不過都是不重要的差異。
評分一種結構透視圖。
評分買不到買不到買不到……
評分一種結構透視圖。
評分翻譯也不怎麼樣。不過比大陸的稍微好一點。內容與英文版的稍有不同,應該源於德文版和英文版的差異。不過都是不重要的差異。
工作忙碌的原因,用了近20天才把这本书断断续续地读完,然而收获与时间并不成正比,读得一知半解,有时又不知所云,像一团没有线头的乱麻,怎么拆也拆不出个所以然来。也许本书的结构就是如此,作者有言在先:本书各章均可看做是一篇独立的论文,不用遵循行文的先后顺序,也不必...
評分路径:现代社会,视角;分析工具;议题;keywords风险、灾难、未知、世界风险社会的启蒙功能、世界性现实政治 文献信息(作者.年份.题目.期刊.卷号.期号.页码): Beck, U. (2006). Living in the World Risk Society. Economy and Society, 35(3): 329-345. 一句话:现代社会...
評分难道人来生活不是一直带有偶然性?难道未来不都一直是悬而未决、问题重重的吗?不是我们今天的生活状况变得比从前更不可预测,而是不可预测性的根源变了。今天我们所面临的许多不确定性正式由人类知识的增长创造出来的。 ——安东尼•吉登斯 一、引言 自2003年12月以来,H5...
評分 評分工作忙碌的原因,用了近20天才把这本书断断续续地读完,然而收获与时间并不成正比,读得一知半解,有时又不知所云,像一团没有线头的乱麻,怎么拆也拆不出个所以然来。也许本书的结构就是如此,作者有言在先:本书各章均可看做是一篇独立的论文,不用遵循行文的先后顺序,也不必...
風險社會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