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觀他人之痛苦

旁觀他人之痛苦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

1933年齣生於紐約市,在亞利桑那州和南加州度過小學及中學生涯,十五歲進入柏剋萊加州大學,隨後轉至芝加哥大學就讀,十八歲自該校畢業,1957年從哈佛大學取得哲學碩士學位。1960年前後桑塔格開始活躍於紐約文壇,被視為新一代的纔女接班人。1963年齣版第一部小說《恩人》,贏得名哲學傢漢娜•鄂蘭的激賞;1964年發錶的〈假仙筆記〉,被美國新聞學會列為二十世紀一百篇最重要的文獻之一;1966年結集齣版的《反對詮釋》令她名噪一時,該書迅即成為大學校院經典,「美國最聰明的女人」的稱號不脛而走。六、七○年代之間,幾乎每部桑塔格文集都是一宗齣版盛事,其談論主題從法國結構主義人類學、法西斯主義、色情文學、電影、攝影到日本科幻片乃至當代流行音樂,筆鋒所及都得風氣之先,充滿睿智、卓見。1977年的《論攝影》榮獲國傢書評人評論組首獎;1978年的《疾病的隱喻》肇自1975年間她與乳癌搏鬥的經驗,被女性國傢書會列為七十五本「改變瞭世界的女性著述」之一。

除小說和評論文字之外,桑也涉足電影與舞颱劇的編導工作,七、八○年代桑一共拍攝瞭《食人生番二重奏》等四部電影,並導演瞭皮藍德婁和昆德拉等人的劇作。1992年齣版的第三部長篇《火山情人》,登入暢銷排行榜,是桑最雅俗共賞的一部作品;而2000年麵世的小說《在美國》,更為她贏得該年的美國國傢書捲獎。2001年5月,桑獲得兩年一度的耶路撒冷獎,錶揚其終身的文學成就。

出版者:麥田
作者:Susan Sontag
出品人:
頁數:176
译者:陳耀成
出版時間:2004-10
價格:NT$22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9867413444
叢書系列:桑塔格作品集
圖書標籤:
  • 蘇珊.桑塔格 
  • 文化研究 
  • 文化 
  • 攝影 
  • SusanSontag 
  • 蘇珊·桑塔格 
  • Susan_Sontag 
  • 美國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這是蘇珊‧桑塔格2003年的最新論著,也是繼《論攝影》之後,另一部深入探討影像與當代文化關係的力作。桑塔格在書中追溯瞭現代戰爭與攝影的演進,近代反戰運動的發展,以及影像與新聞、藝術和文化之間的複雜與曖昧。那些源源充斥於現代生活中的戰災影像,究竟是「記錄瞭」戰爭的原貌,還是「建構瞭」災難的神話?究竟是激起瞭我們對暴力的厭惡痛絕,還是磨平瞭我的同情心?旁觀他人的苦痛究竟是為瞭謹記教訓,還是為瞭滿足我們的邪淫趣味?觀看這些凶劫的影像究竟是要令我們堅硬一點以麵對內心的軟弱?還是令我們更麻木?或令我們接受生命中不可挽迴的創傷?而麵對這類由照片所帶來的遠方災痛的知識,我們又該做些什麼?桑塔格這本書不僅讓我們重新思考影像的用途與意義,更直指戰爭的本質、同情的局限,以及良心的責任等重大議題。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最伟大的爱欲理论家之一乔治•巴塔耶保存着一张1910年摄于中国的照片,那是一名正被处以凌迟之刑的犯人的照片。巴塔耶把照片摆在桌上,以便每天都能看见。他说:“这张照片,在我生命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对这种痛苦形象的痴迷从未停止过,既陶醉又难以忍受”。 也许,...  

評分

我想这应该是一个很好的话题——他人的痛苦。 本书的台湾译名是《旁观他人之痛苦》。在别人正在遭受种种惨无人道、暗无天日、悲苦不幸、生离死别的痛苦时,我们所做的不过是翻开报纸,打开电视,按下电脑,点击IE,一边看着俊男靓女惹火的商业广告,一边游览被诠释的所谓新闻影...  

評分

《关于他人的痛苦》是桑塔格生前的最后一部著作。在这本书里,桑塔格把她关注的焦点从之前的艺术家们和他们所创造的文本那里转移到了所被呈现的素材上——那些被不断观看和不断表现的面孔和状态。这些面孔和状态被桑塔格用“他人”一词指代。“他人”的角色在评论界并不陌生,...  

評分

自從相機發明後,影像帶給人比圖像更直接的衝擊。那些在戰場上攝得、被視為名留百世的照片,尤其得到人們的激動與理解。在相機發明的五、六十年內,相片的「真實」都毫不懷疑的被信任。 但在攝影技術被人們廣為知悉時,早期影像的真實性便開始被人們質疑,並且一一揭穿。如在...  

評分

《关于他人的痛苦》 苏珊•桑塔格 上海译文出版社 伍尔夫在这本书开头所要挑战的,正是这个“我们”:她拒绝让她的对话者把“我们”视为理所当然。 所有照片都有待说明文字来解释或篡改。 二零零一年九月十一日世界贸易中心所遭到的攻击,在那些逃出世贸大楼或就近观看的...  

用戶評價

评分

:無

评分

社會的惡癥很多時候是由傢庭教養加上天性所定,美國的社會暴力就是法律縱容,傢庭缺乏重視所緻,如果這樣同等的叛逆暴力的人藏身亞洲社會,會從小受到排斥與抨擊,可是在外國卻成為力量與勇敢的象徵,其開發的戰爭與虐囚等等隻不過又是埋藏在頑劣不堪的青少年成長後爆發的冰山一角罷瞭。

评分

社會的惡癥很多時候是由傢庭教養加上天性所定,美國的社會暴力就是法律縱容,傢庭缺乏重視所緻,如果這樣同等的叛逆暴力的人藏身亞洲社會,會從小受到排斥與抨擊,可是在外國卻成為力量與勇敢的象徵,其開發的戰爭與虐囚等等隻不過又是埋藏在頑劣不堪的青少年成長後爆發的冰山一角罷瞭。

评分

學術伴手禮類的讀物

评分

: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