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杜兰特(Will Durant,1885―1981),美国著名学者,终身哲学教授,普利策奖(1968年)和自由勋章(1977年)获得者。
他先后在美国圣彼得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后来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物学,并在美国著名哲学家杜威的指导下攻读哲学,1917年获哥大博士学位。1926年,他出版了《哲学的故事》,获得出乎意料的成功。随后,他花了四十余年的时间完成了广受好评的重要著作——11卷的《世界文明史》。终其一生,杜兰特都热情致力于将哲学和知识从学术的象牙塔中解放出来。
人类未从历史中获取教训 评《历史的教训》 周而复始的王朝更替,愈演愈烈的国家、民族和地区战争,预示着人类未从历史中获取教训,这就是我们从阅读历史中获得的教训。如果仅仅是这样,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何意义?人类的未来是回归到衣不蔽体茹毛饮血的野蛮状态?当然不是,历史...
评分如果我是高中历史老师,大概是会花上一两节课,和学生们分享一下这本书,以催眠其历史的重要性。 历史重要吗? 人人都懂一些历史,也都敢于聊一些历史。我们觉得历史重要,历史学家伟大,然而大部分人又觉得历史并不是一个值得花费时间去研究的学科,只是如评书般供人们茶余饭...
评分威尔·杜兰特跟胡适是同学,都是大哲学家杜威的学生,威尔·杜兰特是美国著名学者、终身哲学教授,《历史的教训》是他与夫人合著的一本书。 在写《历史的教训》之前,从上世纪20年代末期开始,威尔·杜兰特用了50年的时间写出了11卷的《世界文明史》,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
评分[阅读原文点我必看] 作者简介 威尔·杜兰特,美国著名学者,终身哲学教授,普利策奖(1968年)和自由勋章(1977年)获得者。 他先后在美国圣彼得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后来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物学,并在美国著名哲学家杜威的指导下攻读哲学,1917年获哥大博士学...
评分正如这本书中的前言所说的,这只是杜兰特在写作《世界文明史》的间隙里留下的随笔,书中所举的例子跨度非常大,也没有什么体系可言,能被攻讦的地方多只有多。 也正如杜兰特在序言里所说的:没人该期待一本小册子能解释历史的含义。 然而为什么这本小册子在三十年后依旧被人推...
很有哲理
评分一本书读到最后也会泣不成声,我。应该是从这句开始的,Civilization is not inherited; it has to be learned and earned by each generation anew; if the transmission should be interrupted for one century, civilization would die, and we should be savages again. 想起那高耸的墙,而且是最需要滋养的那多数人从不翻墙。直到最后一句好像看到威尔杜兰特在人类灵魂空间的殷殷期盼。如果说里尔克那十封信是对自身的最深刻剖析,这一本就是对人类社会重大主题的宏观解读,宇宙问题我可以先放过自己
评分3.5 No one man, however brilliant or well-informed, can come in one lifetime to such fullness of understanding as to safely judge and dismiss the customs or institutions of his society, for these are the wisdom of generations after centuries of experiment in the laboratory of history.
评分极具启发性
评分The best of this year's reading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