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欧梵:1942年生,河南太康人,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美国哈佛大学博士,香港科技大学荣誉博士。现为美国哈佛大学中国文学教授,台湾”中央“研究员院士。著述主要有《铁屋中的呐喊:鲁迅研究》,《上海摩登》,《狐狸洞呓语》等。
这不是一本学术著作,而是一本知识性的回忆录,从个人的经验来勾画出哈佛生活的面貌和情趣。对于这家知识名学府――它既是我曾任教十年的地方,又是我的母校――我当然心存感激,也不可能把它批评得体无完肤。然而我由于身在其中,自然不受其惑,多年下来,对母校早已没有什么神秘感。
这本书刚出版,我就在九久的主页上看到过,当时便感应到这本书值得一读,只是受困于高三学业,实在无暇顾及,时间一长竟也忘了。上个月生日那天吃饭时和老范闲聊中提起李欧梵便又想起了这本书,略感惭愧,差点错过了他。只是高三时渴望这本书带有点迁怒于中国教育的情绪,现在...
评分读李欧梵的《我的哈佛岁月》,感受他的坦诚、率真和平和。没有一味美化名校和自己,而是指出其不足。的确如此,名校往往被人们神化,似乎所有的方面都是好的。他毕业于哈佛,后来又授业于此,美化名校自然也会提高自己的身价。但李先生没有这样做,例如指出商学院、政府管理学...
评分我是一个晚辈,本没有资格对“老前辈”评头论足,但是有些话在这里还是想说。 我读过李欧梵的《铁屋里的呐喊》与《上海摩登》,恕我直言,书写得的确不错,但还远没有至大师的地步。将观点放置在这本《哈佛岁月》,从前言到结尾,都透露着我不喜欢的气息。何以国内还有那么多学...
评分让我对芝大无限向往。。不学传播学,去学思想史。 也让我在埋头读书中,偶尔憧憬一下未来在大洋彼岸的校园中徜徉,怀抱心爱的书,脸上满是微笑。 虽然偶尔对自己摇摆不定或者说尚不明了的兴趣有些恼火,但这样才好。在This unknowing has its charms中,畅想未来,岂不是件很快...
评分我是一个晚辈,本没有资格对“老前辈”评头论足,但是有些话在这里还是想说。 我读过李欧梵的《铁屋里的呐喊》与《上海摩登》,恕我直言,书写得的确不错,但还远没有至大师的地步。将观点放置在这本《哈佛岁月》,从前言到结尾,都透露着我不喜欢的气息。何以国内还有那么多学...
抽空读完了李欧梵先生的《我的哈佛岁月》,固然对书中先生记录的在哈佛求学和任教生涯心生向往与敬佩,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却是他的妻子李玉莹的一篇文章。二人于十七年前相识,直至十七年后才再在一起。我倒并未为这爱情所打动,更欣赏的是读书人之间对待自己的过去那种坦然真诚却又克制的态度。其次,她写到欧梵先生在过去的这十七年中,一直过着有着婚姻的王老五的生活。他最怕过周末,总是睡到很晚才起,早饭中饭混着一起吃,等等。看,每个人都有无法被言说的孤独至死的时刻。也仍然回想起自己,先生名校毕业还一直都如此精勤,反观自身,一直在学术门外徘徊,前路漫漫,看不见曙光。
评分李欧梵是个有激情的人。看其文化研究和评论,仍然能感觉的到。看他与妻子的故事,很温暖。
评分李欧梵的字慢慢的看 还是好看,写了点在哈佛执教的生活琐碎
评分8年博士生涯,2年访问学者,10年终身教授。越是渊博,越是贴伏着土地。
评分可与童元方《一样花开》一起读。我的大学果然是没有好好珍惜时光,读书太少,钻研不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