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傅雷 抄錄:(法國)葛賽爾 閤著者:(法國)羅丹
奧古斯特·羅丹(Auguste Rodin 1840-1917)法國傑齣的現實主義雕塑傢。平民齣生。十四歲學畫,十八歲師從動物雕塑傢巴裏(barye),1840年至1870年間在著名雕塑傢卡裏耶-貝勒斯(Carrier-Belleuse)工作室工作。1875年遊意大利,研究多那太羅、吉貝爾蒂和米開朗琪羅等大師的作品,脫齣學院派的桎梏,從而樹立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對雕塑作瞭根本性的變革--以雕塑傢個人的認識和深切的感受作為創作的基點,用豐富多彩的繪畫手法,塑造有生命力的藝術形象,並賦予深刻的心理內涵和社會意義。--羅丹一生作品林立,對世界雕塑的發展具有重大影響。代錶作品有《青銅時代》《地獄之門》《加萊市民》《雨果》《巴爾紮剋》《思想者》《吻》和《夏娃》等。
傅雷(1908-1966),我國著名文學藝術翻譯傢、文藝評論傢。一生譯著宏富,譯文以傳神為特色,更兼行文流暢,用字豐富,工於色彩變化。翻譯生涯曆三十年代載,翻譯作品達三十四部,主要有羅曼·羅蘭長篇巨著《約翰·剋利斯朵夫》、傳記《貝多芬傳》、《托爾斯泰傳》、《米開朗琪羅傳》,巴爾紮剋名著《高老頭》、《歐也妮·葛朗颱》、《貝姨》、《邦斯舅舅》、《亞爾培·薩伐龍》、《夏倍上校》、《攪水女人》、《都爾的本堂神甫》、《幻滅》、《賽查·皮羅多盛衰記》、《於絮爾·彌羅埃》,伏爾泰的《老實人》、《天真漢》、《查第格》,梅裏美的《嘉爾曼》、《高龍巴》,丹納名著《藝術哲學》;巴爾紮剋的《高老頭》、《歐也妮·葛朗颱》、《貝姨》、《夏倍上校》等名著十五部;譯作約五百萬言,現已全部收錄於《傅雷譯文集》。近年來,他的遺著《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傅雷傢書》等也深受讀者喜愛,一版再版,一百餘萬言的著述也已收錄於《傅雷文集》。傅雷先生為人坦蕩,性格剛毅,在“文革”之初即受衝擊,於一九六六年九月三日淩晨,與夫人硃梅馥女士雙雙憤而棄世,悲壯地走完瞭一生。
《羅丹藝術論》是對歐洲雕塑史的科學總結,又是個人經驗的精練概括,其中貫穿著羅丹對前人的崇敬、對名作的卓見和創作的喜悅、深思的刻痕、點滴的自省。當年傅雷先生任教上海美術專科學校,翻譯此書作“美學講義”發給學生,意在未曾涉及純粹美學之前,先對於美術名作的形式與精神有一確切認識與探討。
上世紀三十年代,傅雷先生任教上海美術專科學校,講授美術史,翻譯本書作“美學講義”發給學生,意在未曾涉及純粹美學之前,先對於美術名作的形式與精神有一確切認識與探討。重編彩圖本緊扣大師談話,將二百餘幅美術名作與談話內容融為一體,更利於名作的欣賞和名著的理解。
2007年2月,一个人端着DV和照相机,去到上海城市雕塑馆,看到罗丹作品的展出。天冷,人很少,灰暗的大厅里雕塑比人都多……入门处那著名的断手巴尔扎克,后面挺着肚子的巴尔扎克……不断的找卡蜜尔的模样……以及大厅尽头,《地狱之门》…… 91年前的冬天那个老头留着雪白的胡...
評分在《罗丹艺术论》里面有几段对雕塑《思》、《幻象,依加尔的女儿》和《马身人面的女妖》的绝妙介绍: 我赞美陈列在卢森堡博物馆里的《思》的复制品。 谁能忘记这奇特的作品呢? 这是一个非常年轻、神秀,面目俊美的女性头像。她低着头,周围萦绕着梦想的气氛,显得她是非物质...
評分在序言中看到一段蛮有趣的故事,就是纪录者葛赛尔先生对罗丹大师说,想要记录他关于艺术的论见,而罗丹大师表示很惊奇,回答说:“这真是怪事,‘艺术’已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爱好了,这是工程师、实业家的时代,绝非艺术家。”这个故事让我想起我阿姨在画廊中看到的一幕,...
評分以前看罗丹的雕塑,除了《思想者》外,如《吻》一样优美的不多,当然这是一般人的审美。他的《巴尔扎克像》《老娼妇》等都丑得让人反胃。可是看久之后却有着相当的魅力,《巴尔扎克像》重新被树立就是如此。而《老娼妇》震动到了人的内心深处。也许这就是罗丹的那句“世上到处...
評分傅雷的翻譯,真是美文
评分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1999年版。傅雷版本還是經典。
评分好看
评分因為他把他自己在萬劫不死的真理麵前所感到的震顫傳達給瞭我們
评分讀的是黑白圖片的版本。相當清晰。羅丹是大師。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