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中新元古界油气地质与沉积学

华北中新元古界油气地质与沉积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地质出版社
作者:赵澄林
出品人:
页数:253
译者:
出版时间:1997-01
价格:29.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1602263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油气地质
  • 沉积学
  • 华北地台
  • 中新元古界
  • 地质学
  • 石油地质
  • 沉积盆地
  • 古生物地质
  • 地层学
  • 构造地质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内容提要

本书以大量实测剖面和岩心分析为基础,汇集了笔者多年从事燕山、太行山和南华北地面露头及任丘

古潜山中-新元古界的研究成果和油气勘探资料,有目的地补做了沉积-储层、层序地层学、碳氧同位素

和有机地球化学等项分析测试,借鉴和引用了国内外中-新元古界研究的新理论、新观点和新知识,讨论

了中新元古界地层和构造、沉积学及其相关问题、层序地层学,以及油气地质特征和评价。

本书可供广大油气地质勘探工作者,从事中-新元古界基础地质研究的科技人员,以及高等院校有关

师生的教学和科研参考。

具体描述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目 录
前 言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中、新元古界沉积学研究的进展
一、典型陆表海环境中的潮汐-波浪沉积作用
二、明显的周期性沉积作用和韵律性
三、正常沉积作用中的事件沉积作用
四、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的化学和生物化学沉积作用
五、碳酸盐岩岩石学及白云岩的成因机理
六、硅质岩岩石学及层状燧石岩的有机成因
七、成烃及成藏条件
第二节 中、新元古界沉积学研究的展望
第三节 层序地层学及其在中、新元古界中的应用
第二章 华北中、新元古代地层和构造
第一节 燕山西段中、新元古界
一、北京十三陵中、新元古界
二、河北涿鹿黑山寺中、新元古界
三、河北赤城古子房中、新元古界
四、河北宣化下葛峪中、新元古界
第二节 燕山东段中、新元古界
一、地层概述
二、地层界线接触关系
三、地层对比
第三节 太行山中-北段中、新元古界
一、地层综述
二、沉积间断
三、河北曲阳中、新元古界
四、易县-涞水中、新元古界
五、太行山中-北段高于庄组对比
第四节 华北南部中 新元古界地层
一、地层分区
二、地层划分和描述(表2―10)
三、地层对比
第五节 华北中、新元古代构造演化
一、构造运动的期次和性质
二、构造运动和沉积作用
第三章 华北中、新元古界沉积学
第一节 沉积岩石学
一、分类和命名
二、岩石类型
三、颗粒碳酸盐岩
第二节 沉积相分析
一、沉积结构构造
二、沉积相标志
三、沉积相模式
四、沉积相带特征
第三节 沉积后作用
一、硅化作用
二、重结晶作用
三、胶结作用
四、充填作用
五、压溶作用
六、泥晶化作用
第四章 华北中、新元古界与沉积学相关问题讨论
第一节 叠层石分类及环境意义
一、叠层石分类
二、显微结构
三、显微结构与宏观构造之间的关系
四、叠层石的描述
五、叠层石的环境解释
六、结论
第二节 白云岩成因
一、不同学者对原生白云岩存在的肯定
二、中、新元古界原生白云岩存在的证据
三、中、新元古界白云岩的成因解释
第三节 硅岩成因
一、层状燧石岩有机成因及其与油气生成关系
二、高于庄组原生成因燧石
三、次生成因
四、硅质来源
第四节 角砾岩成因及分布规律
一、名称术语及类型
二、岩溶角砾岩体地质特征
三、裂隙角砾岩地质特征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