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娜·阿倫特(Hannah Arendt,1906年10月14日—1975年12月4日),原籍德國,20世紀最具原創性的思想傢、政治理論傢之一。她在1933年納粹上颱後流亡巴黎,1941年到瞭美國。自1954年開始,阿倫特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社會研究新學院、紐約布魯剋林學院開辦講座,後擔任過芝加哥大學教授、社會研究新學院教授。其主要著作有:《極權主義的起源》、《人的條件》、《精神生活》、《康德政治哲學講義》等。
作者作品:
· 《共和的危機》
· 《人的條件》
· 《人的境況》
· 《反抗“平庸之惡”——《責任與判斷》中文修訂版》
· 《責任與判斷》
· 《康德政治哲學講稿》
《人的條件》的主題即“我們正在做什麼”。阿倫特通過對vita activa等級上的兩次倒轉的分析,錶明這一倒轉實際上是摩登時代運作前提的一個勝利——即生命而非世界纔是人至高的善。盡管《人的條件》隻是一種曆史的分析,但它著眼於當代,體現著作者對當代因科技的巨大進步而帶來的問題的憂慮和關切。
阿伦特于1906年10月14日生于德国汉诺威的一个犹太人家庭。她的父母都是社会民主党成员,母亲还是卢森堡的崇拜者。她在马堡和弗莱堡大学攻读哲学、神学和古希腊语,后转至海德堡大学,先后师从海德格尔和雅斯贝斯,深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1933年纳粹上台后,参与犹太...
評分看的很慢,也偶有心得。 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中提到工作和劳动的区别,这里的工作和劳动的含义和平常所理解的不一样,阿伦特在书中说到“一切劳动的特点正是留不下任何东西,它辛苦劳动的产物几乎在劳动的同时就被迅即消耗掉了。这种辛劳虽然徒劳,却来自一种强大的紧迫性...
評分 評分概要 ―――――――――――― 《人之境况》(The Human Condition)是德裔美国学者汉娜•阿伦特于1958年出版的政治哲学作品。 阿伦特在她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极权主义的起源》一书中,对德国纳粹主义和苏联斯大林主义进行了考察,此前人们认为两者彼此孤立,而阿伦特则...
評分《人的境况》(The Human Condition),1958年出版,德文版名为《积极生活》( Vita Activa)。作为海德格尔的学生,阿伦特在这本书中在对海德格尔的思想做比较彻底清算的同时,建立了自己著名的"行动理论":强调人只有在与他人分享这个世界、共同拥有这个世界并在这个世界中积极...
與物的遭遇,然後財産,正如海德格爾的現成在手,後來波考剋?
评分勞動,工作和行動(前半部分類似政治經濟學勞動與人類解放,後一章關於科學人道主義)將哲學傢們的工作,放在整個曆史中觀察,從柏拉圖驚異到笛卡爾懷疑。
评分沒讀完……譯得真爛
评分1、阿倫特用vita activa錶示三種根本的人類活動:維係生命的勞動;人造事物的、世界性的(worldliness)工作;相應於人的復數性(plurality)的、在人們之間的行動。 2、個人領域、社會領域、國傢領域
评分翻譯有諸多問題,詳見陶東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