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定陵

风雪定陵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岳南,首位在全球有影响的考古纪实文学作家,擅长将历史与考古新发现融进自己的文学中,让掩埋于历史尘埃的人物,重新陈立于读者眼前。他以严谨认真、处处有典的态度书写史着,勤于笔耕的他,为读者在古今交织与中外错综的叙事宏构里,重现古帝国文明。他的《天赐王国》、《遭遇兵圣》、《西汉亡魂》、《复活的军团》等数部作品被译成日、英、韩、德等国文字出版,在全球已达数百万册。杨仕,1934年生,喜好京昆、文史。北京作家协会会员。着有《风雪定陵》(合着)、《横跨欧亚大回归》等。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作者:岳南
出品人:
页数:424
译者:
出版时间:2012-8
价格:56.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0072021
丛书系列:中国考古探秘纪实丛书
图书标签:
  • 考古 
  • 历史 
  • 纪实 
  • 定陵 
  • 风雪定陵 
  • 明朝 
  • 岳南 
  • 探秘 
  •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1958年9月6日,新华通讯社向世界播发了这样一条消息:

明十三陵中的定陵已被打开。陵墓是一座地下宫殿,全部用大块青白石砌成的拱券,有两层楼高、八十多公尺长。在后殿里放着三口一人多高的朱红色棺材,明朝第十三个皇帝朱翊钧和他的两个皇后都躺在里面。尸体已腐烂,骨架完好,头发软而有光,尸骨周围塞满了无数的金银玉器和成百匹的罗纱织锦。这些锦缎时经三百余年,有的还金光闪闪。织锦品的发现,对了解和研究久已失传的明代特有的丝织技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震惊、愕然、猜疑……这条被封锁了两年多的消息一经播出,立即使各国考古界为之哗然,无数惊愕的目光骤然投向东方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

当时的中国正是政治风云突变的多事之秋,发掘工作尚未结束,地宫外却开始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民族大灾难。考古人员被迫停止工作接受改造,主持发掘工作的吴晗也含冤而死;更可悲的是,大批文物被毁,出土织锦霉烂,万历帝后的棺椁被毁尸骨无存……这无疑是中国考古史上最惨淡悲怆的一页。新中国第一座皇陵的发掘以严肃的正剧开始,又以凄壮的悲剧结束了。

“我们的民族之根很深,根深必叶茂;文史同源,文明之源很远,源远流长。”定陵考古队队长赵其昌如是说。

《风雪定陵》作为一部全景式、多侧面反映定陵发掘过程的考古纪实文学,不仅披露了定陵地下玄宫洞开的详细经过、帝后棺椁及陪葬珍宝的真实情况,同时还追述了定陵鲜为人知的建造始末和与之相关的朝野上下、君臣后妃之间的无情争斗,揭示了大明帝国日暮途穷以及最后沉沦的必然趋势。

作者岳南擅长以文学的笔法描述考古发掘过程,将历史与考古新发现融为一炉,既不同于枯燥的考古发掘报告,也有别于传统的纪实文学,被誉为“中国举证文学第一人”。作者以严谨的态度和富有条理的写作手法,将考古发掘过程与史海钩沉尽遣笔端,为读者重现了古代中国文明,使考古过程成为了大众阅读的对象。

本书不仅是台湾《中国时报》1996年十大好书排行榜冠军之作,还曾荣获美国《世界周刊》畅销书排行榜冠军。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县,明朝自第三位皇帝朱棣以后的历代帝皇都埋葬在这里。定陵是十三陵中的一座,里面埋葬的是万历帝朱翊钧。这位皇帝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他上任初期太后摄政重用大学士张居正,厉行改革使得整个国家重新焕发朝气,社会经济得...  

评分

评分

悔恨平生识一丁——读《风雪定陵》 无知无畏的人,拥有毁灭的蛮力和暴力。无知到极点,亦自以为是到极点,无知遂成为一种途径,一种骄傲。 《愚公移山》是我不喜欢的一则寓言。我小时候读就很讨厌愚公这个角色,可是这是个被理解为坚持、毅力的故事,我不喜欢,也还是得背诵。...  

评分

高中的我,基本上是一个喜欢猎奇的小孩。那时候对所有神秘事物痴迷不已,自然而然去读了这套丛书,从法门寺到定陵。突然觉得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未知之谜,并不比UFO少。 基本上,我所有这种刨根问底的基因都来自老爸。我们曾经面红耳赤地争过一个论题:在老祖宗黄帝开始创建父系...  

评分

作者以冷峻的笔触,围绕发掘定陵的前前后后,古今人物交替描述,历史现实交错杂糅,抽丝剥茧,娓娓道来,人物命运起伏沉降,发掘过程步步惊心,令人唏嘘不已。发掘过程其中可能有些玄秘,但更多的是深邃的思考。百废待兴而又血气方刚的共和国,以前无古人的魄力做出了大胆的尝...  

用户评价

评分

这丛书都可以当做喜欢考古又不太愿意去读考古简报的人的八卦读物。

评分

午夜阅毕,悲愤之情难以自持。朱翊钧他老爷子如若泉下有知,想必也是满腹狐疑。自己的尸身缘何躲过李自成和努尔哈赤的大火,却难逃红卫兵荒诞不经的私设公堂。因为帝王身份这一原罪,被处以挫骨扬灰之极刑。沉寂了三百年后却落得个灰飞烟灭的下场......十年浩劫是文物之觞,文人之觞,更是文明之觞!!!tmd连海刚峰的墓都要掘地三尺来鞭尸...真是一帮杀红了眼的流氓匪徒...呵。

评分

想看这本书已经非常久了,这次读书日活动当当下单寄到后,一口气读完。发掘不易,研究也颇不容易。由于时代特殊,条件不成熟加上人为的毁坏,很多珍贵的资料的遭遇都让人痛心不已。另一方面,正是有此次行动,我们才得以知晓很多无法从历史记载中找到的内容。想起去南越王墓的情景,惊叹于南越王墓葬的小,又佩服考古工作者通过小小墓葬所揭示当时社会生活之丰富。

评分

纪实文学我是抗拒的,但是这个题材实在难得。大时代下注定悲情的考古。

评分

很多事情,怕的都是天灾,更怕的是人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