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戏剧 哥本哈根 话剧 科学史 剧本 科学 历史 科普
发表于2025-02-04
哥本哈根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哥本哈根:海森伯与玻尔的一次会面》是一个剧本,试图演述的是近代科学史上一件不大不小的“悬案”。“不大”是因为直接涉及的只有两个人,“不小”是因为这两个人都是20世纪的伟大科学家,而他们所谈论的问题则可能大大地影响全世界人类的命运。剧本的结构也很特殊。剧中只有三个角色,他们是三个已逝世的人的“灵魂”——丹麦大学者尼耳斯·玻尔、他的夫人马格丽特·玻尔和德国物理学家沃尔纳·海森伯。这三人虽已死去,平生的是非恩怨都已和他们无关,但作者让他们重新聚拢来,探讨当年在世时的一次会晤。作品自问世以来,引起了相当大的学术反响。
迈克•弗雷恩(Michael Frayn) 生于1933年。英国著名小说家、戏剧家。著作甚丰,小说有《锡匠》、《俄文翻译》、《直到早晨过去》、《隐秘至极的私生活》、《登日》、《勇往直前》、《间谍》;剧作有《我俩》、《字母顺序》、《云》、《驴的岁月》、《立与破》、《幕后的喧闹》、《施主》、《哥本哈根》、《民主》;以及哲学著作《人类之手:宇宙造物中我们的角色》。
译者简介
戈革(1922年1月-2007年12月29日),男,号红莩,一号拜鞠。河北省献县人,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研究所,后即从事物理教学工作,直至退休。原习理论物理学,中年以后治量子物理学史,专研伟大学者尼耳斯·玻尔的生平、工作和思想。2001年被丹麦女王授予“丹麦国骑士勋章”。平生著译数十种,共约一千五百万言。正业面外,有多种文人爱好,能作旧体诗词,尤嗜治印。主要译、著作品有12卷本的《尼耳斯·玻尔集》《宏观电磁场论》、《玻尔——他的生平、学术和思想》、《史情室文帚》等。
观测它就会影响它。
评分胡开奇译本,太棒了!赋格一样的三次重复,抽丝剥茧般逐渐明朗的人物与“真相”,两个量子物理概念(互补性&测不准原理)完美嵌入主题,以奇妙的方式对照了所有的心境纠缠和人性复杂。看完掩卷长叹,五味杂陈。准备去把英文版也看了,再刷一下话剧。五星推荐。
评分胡开奇译本,太棒了!赋格一样的三次重复,抽丝剥茧般逐渐明朗的人物与“真相”,两个量子物理概念(互补性&测不准原理)完美嵌入主题,以奇妙的方式对照了所有的心境纠缠和人性复杂。看完掩卷长叹,五味杂陈。准备去把英文版也看了,再刷一下话剧。五星推荐。
评分嘤嘤嘤 海森堡这种又渣又森情得赶脚是神马!
评分译者很彪悍,剧本很枯燥,后记很纠结。
一棵枯索的白桦树,两扇白色的门,三把白色的椅子, 椭圆形的白色舞台,矗立着白色的墙壁, 就是这堵白色的墙隔开了两个世界, 墙外是金色的白桦林,那是现实的世界; 墙里是白色的冥界,这是灵魂的归宿。 就是在这灵魂游走之地, 三个重新聚首的灵魂——尼尔斯•玻尔、海森...
评分戈革先生本身倾向波尔,就算不了解他翻《波尔集》的背景,从他的注释也能看出来。当然,剧本译文是相当忠实原文的。 胡开奇译的那版更具语言的美感,适合话剧演出,但个别词语不够准确(当然对物理外行来说已经够不错的)。比如把“反应堆”译作“反应器”(这一点演出本好像...
评分我看的是国家话剧院的第96场演出了,导演说他们要把第一百场献给话剧诞生一百周年。不知道那一场会是在哪里。 据说有人追看了30多场。如果是我,一定是因为演员们的演技。虽然编剧真的很棒,可以说很伟大,因为他把如此简单的一个故事幻化成一个谁也解不懂的一个秘密,把一个特...
评分2005.8.20晚,国话小剧场,南京大学版<哥本哈根> 英国人迈克·弗雷恩当初写就<哥本哈根>时心情是什么样的我们已经无法知道,这就跟他在剧中强调的"测不准原理"一样.但是我们知道现象,即是随即的一段时间,这出话剧迅速走红西方世界,先是在英国大获成功,随后来到美国,连获普利策,托...
评分海森堡说:“只有两件事情能让世人记得我。一件是我的不确定性原理,另一件则是1941年我与波尔的会面。” 一个是纳粹的首席科学家,负责研制原子弹项目,另一个是哥本哈根学派的创始人、“量子力学之父”。两个人曾是师徒、情同父子,如今却站在战争之下的对立面。1941年9...
哥本哈根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