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华集》是孙犁先生“文革”以后出版的第一本散文集,1979年8月由我社出版。全书收散文30篇,大部分写于1977年—1979年。本次再版将以1979年版本为基础,按照现代编辑规范,予以重新编辑出版,并将其纳入“耕堂文录十种”丛书中。就思想内容而言:《晚华集》有的是用诗化的语言回忆讴歌战争年代的生活和人物,还有一部分艺术见解精湛、文字生动简约的文艺杂谈、序言和通信。就艺术成就而言:这些作品深沉老到,凝重有力,语言纯粹,境界超然,有着犀利的思想锋芒和持久的艺术生命力。饱含着历经沧桑和繁华后的那份淡泊与澄明,能给读者以理性的启迪,具有独特性。
《晚华集》最大的价值与意义是其开辟的回忆性散文写作形式。其回忆性散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回忆童年时代、上学生涯以及抗战生活的,如《童年漫忆》、《保定旧事》、《服装的故事》等;二、创作回忆类,如《关于 的回忆》、《关于 的写作》等;三、怀念友人类,如:《远的怀念》、《回忆何其芳同志》等。此类作品情真意切,具有一定的文化反思价值。读来仿佛在听一位历尽繁华与沧桑的智慧老人的人生箴言。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不能用现在的观念去评价一个在那样特殊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处在当时的语境下再去看孙犁,他的作品披着现实主义的外套,底下其实是一个回忆和幻想的纯真王国。抗战和革命带给那一代青年的美梦,又被革命的果实以极度残暴的方式毁灭。而历经了这一切,孙犁再提笔仍然“做梦”,继续做梦(回忆),甚至做梦中梦(回忆的回忆),这种历经劫难后仍然强大的“梦”的能力,让人得以重新从更加深刻和丰富的角度认识孙犁,也就说明了《耕堂劫后十种》的价值。
评分孙犁年轻时受左翼思想影响颇深,因此才走上革命道路。也许一个人很难脱离开时代,也许,我应该跳出来独立看孙犁的文学创作?我也在想,如果孙犁没有走上革命道路,他是不是今天的孙犁?他是应抗日,解放战争需要写出来的作者。这样的追问不但是对孙犁,也是对自我的否定。
评分这本散文集终究是不如人意的。可能是因为时代所限,回忆故人或谈论时事的文章一字一句都拿腔拿调,尽显做作。反而是那几篇写书写文的,让人读来亲切。
评分#耕堂文录十种# 翻了《晚华集》,只《童年漫忆》、《吃粥有感》、《装书小记——关于<子夜>的回忆》耐读。
评分读完芸斋小说,随手买的孙犁的又一个集子。没有芸斋小说里老道,中间时候的作品,1978年时候的,有点空话套话腔调难免的。9月15日读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