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柔远人》的主题是清代礼宾与1793年马嘎尔尼英国使团,书中分别考察了清朝与英国对遣使事件的叙述,以便强调双方不同的实际操作模式与观念框架。在批判性地评介了其他有关清代外交关系的观点之后,第2章提供了一个对清帝国及其统治状况的全景式的考察,第5章也谈到这个问题,并特别关注宾礼。第3章讨论18世纪大英帝国国内文化背景,展示在知识贵族中普遍流行的“外交、贸易及对中国的了解”。第4章重新检讨马嘎尔尼勋爵对觐见过程前前后后的叙述。第6章和第7章透过清朝的礼仪和统治观念来审视清朝有关这次觐见的记载。第8章把双方的叙述列在一起,合而观之。第9章,在对这次清英相遇做出一些总结之后,回顾了中西关系史中对马嘎尔尼使团的研讨。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翻译错漏比较多
评分真是很后现代的史学视角
评分罗志田的序非常见功力。何伟亚理论强于史料,阐释史料时观念先行,把历史考据变成了后现代的游戏场——无语……马嘎尔尼使团觐见礼仪的考据可参见黄一农《印象与真相》一文。
评分从后现代视角出发重新对马葛尔尼使团进行解读,引发的学术讨论比此书本身更有意思,算学术代沟的体现吧。中译本罗志田的序挺好。
评分纪念一下今晚在孔网淘得1797年第一版《英使谒见乾隆纪实》(卷一),而且竟然还是新加坡奠基者托马斯·莱福士爵士(Sir Thomas Stamford Raffles)的旧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