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衡1946年出生,山西霍州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中国记协常务理事。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作品有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散文集《只求新去处》、《名山大川》、《人杰鬼雄》,政论集《继承与超越》。有《梁衡文集》九卷。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等。散文《晋词》、《夏感》、《觅渡 觅渡 渡何处》、《跨越百年的美丽》、《追寻那遥远的美丽》等入选中学、师范和大学课本。
《觅渡》是一本语言优美,意味隽永的散言集。这里面有政治历史的咀嚼,有山川风景的感怀,有人生社会的思考。人为什么要写文章?要回答这个问题先得回答人为什么要读文章。说到底,写作与阅读是一种供求关系。阅读是一种精神需求,如同吃饭是一种物质需求。这种需求由低到高可分为六个层次:刺激、休闲、信息、知识、思想和审美。人总是在精神上追求这六种东西。要不然他就会感到空虚如同没有吃饭,会感到饥饿。由于阅读者的文化修养、职业特点不同,阅读的层次也不同。就是同一层次的人或者同一位读者,在不同时空、不同心情下,阅读的内容也有不同,比如在书房里和在地铁里读的东西就不一样。连毛泽东都说他喜欢豪放派,但读一段后,又想读婉约派,过一段,又反过来读豪放派。阅读是一个复杂的精神会餐,综合充电。
阅读复杂,写作也就复杂。满足刺激有黄色、武打读物;满足休闲有闲话、笑话等读物;满足信息有报纸;满足知识有专业的或普及的读物。而满足思想和审美这两个较高层次,可以是专门的思想理论和美学读物,也可以体现在其他各类读物中。散文是一种形式短小,但又旨趣高雅的文种,它不是应用文,不以求实,而专攻虚境,主要满足人的思想和审美这两个较高需求的。它可以叙述任何内容,但必须见美见理。文章为思想和美感而写,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我认为一篇散文,如果只是传达了一些信息或知识,还不能叫文章,文者,纹也,要有花纹,要美。又因为文章是在人的精神世界中往来的方舟,其写作主体和阅读主体都是有思想的人,所以它一定要传递一些新的有个性的思想。这样笔者才吐而后快,读者才开卷有益。散文如专求刺激当然不可取,求休闲、信息和知识也不是它的专长,虽然它也可以描写风景、事件,传递信息、知识等,但这都不是目的。因为,如果仅为了这个目的其他文体完全可以胜任。在散文中风景、事件、知识等只是一种载体,最终它还得落到自己追求的目标——思想和美感上。在同一篇文章中,也许这两者兼有,也许各有侧重,或者独居其一。比如王勃的(滕王阁序),虽已没有多少积极的思想,但美感犹存,选家就长选不衰。但是如果两者皆无,就不是文章,不是文学,只是一篇平实的应用文,或者弄噱头的巧文。
自从我悟得了这两条标准,我就这样去追求。照此目标选材、加工、打磨。我前期的散文主要写山水,侧重审美,挖掘山水之美;后期的散文侧重写理性,写政治历史、人生社会,重在挖掘人的思想和人格,都是循着这个认识。勿平勿巧,求美求新,是为好文。在几十年的散文创作中,我一直这样追求着,实验着。现在怀着忐忑不安之情编出第一本自选集,就教于读者。
其实没有全读。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感到有些茅盾。 刚看第一节,介绍瞿秋白的文章,深深为之打动,刚从湖南韶山参加红色之旅回来,为老一辈革命所感动。文字很优美,很打动人。 后面看其它章节时,却又感觉不那么好了,部分章节感觉有点宣传报道的文字,今年看了作者的介绍释然了...
评分真的是无聊的一本书,不建议大家在真的渴求阅读时来读这本书,用一些看似华丽的词藻各种夸,第一章读一读了解下人物历史还好,后边真是看不下去了。虽说是散文,既没有批判性的思考,也没有吸引人的故事,只是变着法子赞美,看着有点让人反胃,作为学生写作文的素材用还凑合,...
评分叔本华说,“智力和意欲的关系就是光和可燃物的关系”。何解?前者依存后者而生也。梁衡的文字和他的背景在我看来也是光和可燃物的关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把栏杆拍遍》,这篇文章高中阶段就有阅读,非常喜欢。至少其大境界突破了一些传统的局限性。某日在书城瞥见《觅...
评分梁衡,山西霍州人,1946年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记者、编辑、作家,写政论、散文和科普作品。《觅渡》是一篇写中共早期领袖瞿秋白的散文。梁衡为这篇文章酝酿六年,三访瞿秋白故居,写成不久就选入中学语文课本。梁衡本人大概也十分满意,不仅应邀撰写《我写<觅渡>》作为教...
评分在无病呻吟海量堆砌,孤芳自赏恣肆泛滥的小资年代,自我的情绪虽然污染着半亩方塘,但终究堵塞不了散文生命的源头活水。 大音希声,致情无言。阅读梁衡的美文,大情大理的激情燃烧,已经超越了文本本身的审美愉悦。“境界出立,运笔如风。将一种政治抱负,化着美好的文学意...
好书!
评分梁衡散文,质量很高,应该算当代大陆散文写得最好的人了。2008年读过
评分太爱书名,以至于根本没翻目录就买了下来,内容不感冒,但是每次翻回封面,还是百转千回的爱这个名字。觅渡。补,我要是知道当年那本栏杆拍遍是你写的我绝对不会买的。空有情怀,没有内含。
评分高中时候,特意提醒自己以后要读鲍鹏山跟梁衡。初上大一,读了一下这书,有点点失望,大约是因为很多文字太官方口吻了吧。
评分记者or作者。。。所以每篇都是人物稿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