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朵朵坛坛罐罐

花花朵朵坛坛罐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沈從文(1902—1988),著名作家、歷史文物研究學者。湖南凤凰人,漢族。早年投身行伍,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尝试用各种体式和结构进行创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文体作家”。1949年以后,改行文物考古,在文物研究上,他坚持以实物为依据,综合材料、形制、纹样的发展与联系,走自己独特的研究道路,成为1949年後文物鉴赏与文物研究的先驱者,取得了堪与自身文学成就比肩的卓越成果。

从写小说到改治文物,而且搞出丰硕的成果,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就沈先生个人说,无所谓得失。就国家来说,失去一个作家,得到一个杰出的文物研究专家,也许是划得来的。但是从一个长远的文化史角度来看,这是不是损失?如果是损失,那么,是谁的损失?谁为为之,孰令听之?这问题还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汪曾祺

从文暂不写小说而专心文物考古,是迫于分工的需要,绝不是改行……(从文)在历史文物考古方面的卓越成就,也只会提高而不会淹没或降低他的文学成就。

——朱光潜

沈老在考古学方面的成就并不低于他在写作上的成功。

——金介甫(《沈从文论》)

出版者:江苏美术出版社
作者:沈从文
出品人:
页数:248
译者:
出版时间:2002-8
价格:68.00元
装帧:平装8开
isbn号码:978753441401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沈从文 
  • 文化 
  • 艺术 
  • 文物 
  • 文博 
  • 散文 
  • 中国 
  • 中国文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书中收集了作者的《文史研究必须结合文物》、《中国古代陶瓷》、《古代镜子的艺术》、《谈广绣》、《蜀中锦》、《从文物来谈谈古人的胡子问题》、《北京是个大型建筑博物馆》等文章。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沈从文过世时,妻妹张充和给他的挽联“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传神地概括了沈从文的一生。 沈从文的一生,笔耕不辍,可以以1949年鼎革之际分为前后两个阶段。1949年建国以前,沈从文是一位作家,他创作的这些作品,使得他后来有了“文体作家”的美誉。他虽...  

评分

评分

拿这本书的时候目的太功利了,就是因为要下乡冲着那几篇瓷器去抱佛脚的。回来翻翻觉得作用不大,准备睡前再催催眠第二天就还掉了。 但就越看,而越激动了。 先是感怀于类似于自白书的文字里那样一种谨慎,那么卑微。 再惊艳于沈先生在那样消极的环境里,学问也作的如此扎实、无...  

评分

沈先生作为作家其才名被笼罩在小说的光环里,但他的出现却是文化界的一个异数,尤其是史学界的一个异数,这位被称为古典自由主义化石的大师与诺贝尔文学奖擦肩而过,一生被分成了两截,1949年以前他是作家,写了四十几本小说和散文,1949年以后他又变成了一个文物专家。他在史...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就是贵!什么都好

评分

抒情气质和科学条理的完美结合。午门十年读来凄然。文物与文史的研究,终归不是“花花朵朵”那般简单。

评分

最佳之沈氏名物著述选本

评分

“失去一个作家,得到一个杰出的文物研究专家,也许是划得来的。但是从一个长远的文化史角度来看,这算不算损失?如果是损失,那么是谁的损失?谁为为之,孰令致之?这问题还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我们应该从沈从文的转业得出应有的历史教训。”——汪曾祺

评分

“失去一个作家,得到一个杰出的文物研究专家,也许是划得来的。但是从一个长远的文化史角度来看,这算不算损失?如果是损失,那么是谁的损失?谁为为之,孰令致之?这问题还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我们应该从沈从文的转业得出应有的历史教训。”——汪曾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