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传媒 电视 新闻 媒体 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 新闻学 新闻评论部 传播
发表于2024-11-05
十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本书是平和的、沉静的,但始终总有力量在扣击思维。希望在阅读过程时时引领读者走进电视新闻理念的深处-用以阅读的书籍能够伴随阅读者,而用以思考的书籍有可能改变阅读者。
前言
十年前,这些满怀理想的激情的年轻人聚在一起,吸引他们的是创业,十年后的今天,凝聚和吸引人才的基础仍然是创业-是一种创新机制使得这个集体充满活力。尽管创业的过程充满艰辛,但我的同事们却用激情和意志矗起了一座理想的山峦。他们用自己年轻的感受,独特的视角,开放的理念,全新阐释着属于这个时代的精神追求,宣扬着他们对生命意义和人文精神的理解。这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为了追求一种不平凡的生活,为了给自己的青春和理想一个有分量的交待,义无反顾地走进了一个他们认为能够放置自己生命中最好年华的地方。
我曾任新闻评论部主任四年多,最令我骄傲的是,我曾提议并主持起草了评论部部训:“加入新闻评部是我们自愿的选择,我们愿意为中央电视台的荣誉和尊严尽职尽责。在这里,我们崇尚求实,公正、平等,前卫。”我至今清楚地记得那天傍晚,在北京西山宾馆的一个会场里,大家集体通过这个部训时的气氛:郑重,神圣而充满激情。这个部训后来成为新闻评论部特有的部门文化的灵魂。多年里,新闻评论部乃至新闻中心的许多同仁都在为自己的理想和中央电视台的荣誉尽职尽责,甚至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他们始终令我欣赏和尊重,因为电视记录的每个画面,情节,事件和故事都出自他们之手,他们是一切优秀节目的原创者。
本书叙述的是十年中的事,但不是十年史,它只是一个新闻改革的参与者,见证者身处其中的观察,体验与感悟。它叙述的是一些电视新闻改革事件以及新栏目实验和大型特别节目动作的过程,背景。追求和检讨,还有我对一些电视理念的注释和解读,而这些理念和解读必定也受历史环境和个人认识水平的局限。
朝发夕至,路上十年,坚定写作的目的是为了来者,勇往直前面不重蹈覆辙。
谨向本书编辑潘振平、插图作者衡晓阳、张亮致以谢意。
2003年5月
孙玉胜,吉林敦化人,1960年生。1984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经济系,同年入中央电视台。历任新闻评论部主任,新闻中心主任,现任中央电视台副总编辑。1993年以来,参与创办了《东方时空》、《焦点访谈》、《实话实说》、《新闻调查》等栏目;1997年以来,参与策划了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国庆50周年、相逢2000年等大型直播报道。1993年获首届“韬奋新闻奖”,1995年当选“全国十大杰出青年”,1997年当选中共十五大代表。
黄旦老师的制定读物
评分黄旦老师的制定读物
评分看得我蛮心血澎湃的。
评分三年之后重读此书,仍有巨大收获。不仅仅是从《东方时空》开始的央视改革进程的梳理,还有对电视语态的变化、电视体制改革的方向、数字付费电视发展核心的绝佳论断。常读常新。不过时代变化快,孙台可以准备出新的一本《十年》了。
评分法宝推荐的~
《十年》一本被称为传媒学子的必读之书,在大一整整一年被专业课老师建议买来好好读,但是即使是这么重要的一本书被老师整天念叨,即使自己买来放在书架上,若不是被写入暑假书单,或许我将很久与这本书错过。 整体来说,作者书中所述解开了我对于传媒以及央视的众多疑惑,但是...
评分从93年开始记录这电视新闻改革的十年,孙玉胜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权威。至少从上至下分析的这个角度是很少有人能有的,再加上亲自参与积累的经验,足够出这样一本书了。 记得我和tintin说过,我是非常关注中国的广电事业改革的,面对这样一本信息量充足的书,是必看的...
评分从93年开始记录这电视新闻改革的十年,孙玉胜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权威。至少从上至下分析的这个角度是很少有人能有的,再加上亲自参与积累的经验,足够出这样一本书了。 记得我和tintin说过,我是非常关注中国的广电事业改革的,面对这样一本信息量充足的书,是必看的...
评分再次看这本书,依旧觉得很新鲜,里面有许多的话可以寂静推敲,毕竟孙老是经历过来的人,这本书不深却进得很深,很多书像《娱乐至死》就有时觉得看的不那么轻松,而这本书把很多案例摆在我们眼前,让我们觉得像是个亲历者。 我再次看这本书也是因为我一直觉得他的魅力在于,他能...
评分十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