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克武 1957年生。牛津大学东方系硕士,斯坦福大学历史系博士,现任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所长。著有《自由的所以然:严复对约翰·弥尔自由思想的认识与批判》、《一个被放弃的选择》,以及有关严复、梁启超、明清文化史的学术论文几十篇。
转型时代的观念由张灏先生提出,意指1895年以后三十余年间,中国思想文化由传统过渡到现代的关键时代。在此期间中国受到传统与西力的双 重冲击,产生了剧烈的变化。严复为转型时代具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他的生活与思想均表现了“现代性”与“传统型”交织并陈的转型特点。黄克武编著的《惟适之安》利用新的史料刻画严复所面对的挑战与思想上的彷徨和奋斗,并借此思考文化转型的现实意义。
昨日偶然翻讀黃克武先生《惟適之安》,覺得很有意思,獲益良多。 第98頁引述嚴譯《群學肄言》書末〈譯餘贅語〉,見嚴復懷念吳汝綸道:「不佞往者每譯脫稿,即以示桐城吳先生,老眼無花,一讀即窺深處,蓋不徒斧落徽引受裨益於文字間也。故書成必求其讀,讀已必求其序。」徽字...
评分昨日偶然翻讀黃克武先生《惟適之安》,覺得很有意思,獲益良多。 第98頁引述嚴譯《群學肄言》書末〈譯餘贅語〉,見嚴復懷念吳汝綸道:「不佞往者每譯脫稿,即以示桐城吳先生,老眼無花,一讀即窺深處,蓋不徒斧落徽引受裨益於文字間也。故書成必求其讀,讀已必求其序。」徽字...
评分昨日偶然翻讀黃克武先生《惟適之安》,覺得很有意思,獲益良多。 第98頁引述嚴譯《群學肄言》書末〈譯餘贅語〉,見嚴復懷念吳汝綸道:「不佞往者每譯脫稿,即以示桐城吳先生,老眼無花,一讀即窺深處,蓋不徒斧落徽引受裨益於文字間也。故書成必求其讀,讀已必求其序。」徽字...
评分史论混杂,结构很差!前者因为作者对历史的兴趣大于对思想的兴趣,后者主要是因为凑文成书。第二章、第三章有什么好写的?第四章、第五章本可以写得深入的,结果却比较浅。与史华慈的《寻求富强》比起来,实在差远了。
很好,很实在,如说北洋李鸿章排挤南洋的严复,李那是这么小气啊,李开始看重严复的,见其鸦片瘾太大,不敢用他,但对他还是很照顾的,北洋人物对严复看不惯,和严骄狂 也有关系;伊藤博文和严复不是一届的英国海军学院的同学,差了好几届,且两人没有交往过《河殇》胡说八道。等等。我觉得,严译用词最后没有抵挡住和制汉译,这部分可以更深入分析下。
评分不错,好书一本。
评分13年8月10-11日
评分15/05/13
评分立意自认颇新但问题仍似悬而未决,有点儿失望;但还是期待他的《自由的所以然》:师兄所言黄不如王,真乃灼见~断断续续读完,合计耗时四个晚上、一个下午;此书着重彰显严氏思想“连续性”等,怕是很多人也都思考过;不过可惜几章下来,印象最为深刻且略有认同的也仅是第二章和第六章结论的些许论点,其他如三、四、五章皆泛泛而论,史料倒是庞杂、便显得无序甚至无用而不着边际、累赘不堪、语焉不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