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運河國傢遺産與生態廊道

京杭大運河國傢遺産與生態廊道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學齣版社
作者:俞孔堅
出品人:
頁數:897
译者:
出版時間:2012-3
價格:180.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301202036
叢書系列:國傢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
圖書標籤:
  • 運河
  • 景觀
  • 遺産
  • 生態廊道
  • 建築
  • 大運河
  • 俞孔堅
  • 李迪華
  • 京杭大運河
  • 國傢遺産
  • 生態廊道
  • 曆史遺産
  • 生態保護
  • 文化遺産
  • 水運曆史
  • 地理景觀
  • 可持續發展
  • 流域治理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京杭大運河國傢遺産與生態廊道》將大運河定格在瞭2004年,在城市化對土地覆蓋和曆史遺産有著巨大衝擊力的今天,這份沉甸甸的研究成果更顯得彌足珍貴。書中詳盡而係統地記錄瞭京杭大運河遺産資源與生存現狀,通過文字描述、照片、遺産統計登錄、剖麵繪製的方式為讀者完整地呈現瞭2004年的京杭大運河,成為未來研究的重要文獻資料。並且,作者在書中提齣瞭大運河整體保護重要思想,這有彆於傳統的“文物”保護的概念,而是將其視為一條生態的、文化的、遊憩的、經濟的綜閤廊道。這一思想應被更多關注中國文化遺産保護、關注中國生態環境、關注京杭大運河命運的人所知曉並傳播,讓更多的人共同參與到京杭大運河保護這一意義深遠而艱辛的工作中。

作者簡介

俞孔堅男,1963年生,浙江金華人,北京大學教授,建築與景觀設計學院院長、景觀設計學研究院院長。1987年獲北京林業大學園林係碩士學位,1995年獲美國哈佛大學設計學博士學位。研究方嚮為景觀設計學、生態城市與生態規劃理論與方法等,研究領域包括城鄉規劃與設計、景觀規劃與設計、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産保護與利用、鄉土遺産研究與保護。他提齣的景觀生態安全格局、“反規劃”與生態基礎設施建設、多解規劃理論與方法在國內廣泛應用。在國內外發錶論文二百五十餘篇,專著17部,譯著5部;7次被國際景觀設計師聯盟、美國景觀設計師協會等國際大型會議邀請做年會主旨演講嘉賓;建設部、國土資源部、國傢文物局、青海省、北京市、蘇州市等政府機關專傢顧問;《景觀設計學》主編,Journa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城市規劃》、《規劃師》、《自然資源學報》等學刊編委。俞孔堅教授的城市和景觀設計作品獲得大量殊榮,包括8次美國景觀設計師協會榮譽設計和規劃奬、5次中國人居環境範例奬、2次全球最佳景觀奬、2次國際青年建築師優秀奬、3次世界濱水設計傑齣奬、2008年世界建築奬、2009年ULI全球傑齣奬和中國第十屆美展金奬等,他本人被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中央統戰部聯閤授予“留學迴國人員成就奬”,被國務院僑辦授予“首屆華僑華人專業人士傑齣創業奬”。

李迪華,男,1967年生,湖南湘潭人,理學碩士。北京大學建築與景觀設計學院副教授,景觀設計學研究院副院長。主要從事城市生態學、景觀設計學研究與教學。主持北京市生態用地研究、北京市平榖區溝域經濟規劃研究、內濛古自治區二連浩特節水綠地規劃研究等項目,是“湖南省武陵源世界自然遺産地保護規劃”、“浙江省南麂列島國傢級海洋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中國京杭大運河整體保護研究”、“中國生態安全格局規劃研究”、“北京市淺山區土地利用戰略研究”、“武漢市伊托邦生態城市研究”等項目主要完成人,發錶論文二十餘篇,參加撰寫研究專著5部,主編《對土地與社會的觀察與理解》和《徒步閱讀世界景觀與設計》(中國高等教育齣版社)5輯。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城市生態建設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戰略谘詢委員,北京園林學會學術工作委員會秘書,《景觀設計學》副主編、《現代園林》編委。

李海龍,男,1981年生,山西嵐縣人,2010年獲北京大學人文地理學博士學位。現為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助理研究員。“河北省生態宜居城市建設研究”、“中國低碳生態城市發展指南”、“中國生態城市指標體係與實踐示範”、“國土生態安全格局規劃”、“中國京杭大運河整體保護研究”、“四川臥龍國傢級自然保護區震後重建規劃”等項目主要完成人,參加瞭多個城市的規劃設計工作,在國內外期刊上發錶論文十餘篇。

目錄資訊

前言
上捲 京杭大運河整體保護研究
第一章 京杭大運河的曆史、自然和社會經濟背景
1.1 何謂京杭大運河
1.2 開鑿年代
1.3 分段與曆史沿革
1.3.1 通惠河
1.3.2 北運河
1.3.3 南運河
1.3.4 會通河
1.3.5 梁濟運河
1.3.6 南四湖區段
1.3.7 不牢河段
1.3.8 中運河
1.3.9 裏運河
1.3.10 江南運河
1.4 沿綫自然特徵
1.4.1 地質地貌
1.4.2 河流水係
1.4.3 氣候
1.4.4 植被
1.4.5 土壤
1.5 沿綫社會經濟特徵
1.5.1 人口
1.5.2 經濟
第二章 京杭大運河生存現狀
2.1 京杭大運河現狀
2.1.1 河道
2.1.2 水量與水質
2.1.3 河堤
2.1.4 使用情況
2.2 沿綫文化遺産
2.2.1 類型
2.2.2 保護等級
2.2.3 保存狀況
2.2.4 文化遺産與運河關係
2.3 沿綫自然遺産
2.4 沿綫非物質文化遺産
第三章 京杭大運河的遺産價值與整體保護問題和機遇
3.1 京杭大運河傑齣的遺産與生態價值
3.1.1 傑齣的文化遺産價值
3.1.2 難以替代的生産與生活基礎設施價值
3.1.3 重要的生態基礎設施價值
3.1.4 獨特的國民教育價值
3.1.5 戰略性休閑遊憩廊道價值
3.2 京杭大運河整體保護問題
3.2.1 運河保護協調機製不健全
3.2.2 快速城市化過程中對運河保護不足
3.2.3 運河沿綫盲目開發
3.2.4 城市對運河的汙染
3.3 京杭大運河保護麵臨的機遇
3.3.1 南水北調工程的實施
3.3.2 大運河申報世界遺産
3.4 世界遺産保護發展曆程
3.4.1 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産保護曆史
3.4.2 與運河及文化綫路相關的世界遺産
3.5 國際大尺度文化遺産保護發展曆程
3.5.1 美國
3.5.2 其他國傢
3.6 國際遺産廊道保護理論
3.6.1 遺産廊道概念
3.6.2 美國的遺産廊道
3.7 我國遺産與生態保護理論基礎
3.7.1 “反規劃”思想
3.7.2 生態基礎設施
3.7.3 景觀安全格局
3.8 京杭大運河整體保護的齣路
第四章 京杭大運河國傢遺産與生態廊道
4.1 京杭大運河國傢遺産與生態廊道涉及內容與範圍
4.1.1 京杭大運河國傢遺産與生態廊道構成要素
4.1.2 京杭大運河國傢遺産與生態廊道涉及範圍
4.2 京杭大運河保護與管理策略
4.2.1 京杭大運河管理原則
4.2.2 建立綜閤的協調管理機構
4.3 劃定遺産廊道的建議範圍及保護導則
4.3.1 核心保護範圍
4.3.2 重點保護範圍
4.3.3 外圍協調區域
4.4 京杭大運河國傢遺産與生態廊道不同保護範圍規劃導則
4.4.1 核心保護範圍規劃導則
4.4.2 重點保護範圍規劃導則
4.4.3 外圍協調區域規劃導則
4.5 京杭大運河國傢遺産與生態廊道典型河段保護與利用導則
下捲 京杭大運河遺産資源與生存現狀詳述
第五章 京杭大運河現狀特徵與資源詳述
5.1 通惠河與北運河段
5.1.1 背景概況
5.1.2 運河現狀
5.2 南運河段
5.2.1 背景概況
5.2.2 運河現狀
5.3 聊城段
5.3.1 背景概況
5.3.2 運河現狀
5.4 梁濟運河段
5.4.1 背景概況
5.4.2 運河現狀
5.5 南四湖區段
5.5.1 背景概況
5.5.2 運河現狀
5.6 不牢河段
5.6.1 背景概況
5.6.2 運河現狀
5.7 中運河段
5.7.1 背景概況
5.7.2 運河現狀
5.8 裏運河段
5.8.1 背景概況
5.8.2 運河現狀
5.9 江南運河段
5.9.1 背景概況
5.9.2 運河現狀
第六章 京杭大運河物質文化遺産資源詳述
6.1 通惠河與北運河段
6.2 南運河段
6.3 聊城段
6.4 梁濟運河段
6.5 南四湖區段
6.6 不牢河段
6.7 中運河段
6.8 裏運河段
6.9 江南運河段
第七章 京杭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産資源詳述
7.1 通惠河與北運河段
7.2 南運河段
7.3 聊城段
7.4 梁濟運河段
7.5 南四湖區段
7.6 不牢河段
7.7 中運河段
7.8 裏運河段
7.9 江南運河段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一《為實現整體保護目的的京杭大運河遺産廊道研究》曆程
附錄二關於保護和鞏固和諧社會根基的兩個建議
附錄三圖錶目錄
附錄四京杭大運河剖麵圖圖例
索引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作者:俞孔坚 李迪华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历史教科书对京杭大运河的界定十分清晰:开凿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里程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与长城共同跻身于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工程。然而,当我们用当代科学的视角去审视京...  

評分

本书是我国第一部从京杭大运河目前的自然、社会经济背景、运河及运河沿线遗产面临的现状出发来探讨运河遗产保护的著作。从中国景观规划与设计专业角度出发,对大运河的生态恢复、遗产保护以及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考虑,从可操作的层面进行研究探讨,对运河沿线各城市进行运河保护...

評分

本书是我国第一部从京杭大运河目前的自然、社会经济背景、运河及运河沿线遗产面临的现状出发来探讨运河遗产保护的著作。从中国景观规划与设计专业角度出发,对大运河的生态恢复、遗产保护以及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考虑,从可操作的层面进行研究探讨,对运河沿线各城市进行运河保护...

評分

作者:俞孔坚 李迪华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历史教科书对京杭大运河的界定十分清晰:开凿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里程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与长城共同跻身于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工程。然而,当我们用当代科学的视角去审视京...  

評分

本书是我国第一部从京杭大运河目前的自然、社会经济背景、运河及运河沿线遗产面临的现状出发来探讨运河遗产保护的著作。从中国景观规划与设计专业角度出发,对大运河的生态恢复、遗产保护以及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考虑,从可操作的层面进行研究探讨,对运河沿线各城市进行运河保护...

用戶評價

评分

索引罷瞭

评分

索引罷瞭

评分

索引罷瞭

评分

索引罷瞭

评分

索引罷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