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工作的英国艺术史学家,主要研究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当代艺术。凯伦·史密斯在中国已生活20年之久,她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写作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她为各种期刊和展览文献撰写了涉及众多主题的文章,著作包括:《艾未未》(Ai Weiwei,斐顿2009年版)和《九条命:新中国先锋艺术的诞生》(Nine Lives: The Birth of Avant-Garde Art in New China,斯卡罗2006年版,八艺区出版社2008年版),她也是《中国:一个国家的肖像》一书的合著者。目前她即将完成另一部著作《从撞击到盛行: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艺术》(Bang to Boom: Chinese Art in the 1990s),该书分析了中国当代艺术史上一个时期内起作用的各种力量。
作为一个策展人,凯伦定期在中国和国外策划展览。凯伦的策展工作合作对象包括:东京的当代美术馆,德国的沃尔夫斯堡美术馆,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和皇后区艺术博物馆,伦敦的当代艺术研究所,西班牙的亚洲之家,北京的今日美术馆以及英国的泰特利物浦美术馆等等。
本书介绍了2011年在中国展出的一批高水准的艺术作品,即便不都具有划时代意义,却都是非常优秀的作品,其中包括若干在艺术圈内备受尊崇的艺术家,以及一些大家公认的著名艺术家的作品。但是,撰写《发光体》的初衷并不是为了倾力报道那些最受推崇的中国艺术家。《发光体》与传统市场观点有着不一样的视角,即不再赘述那些缺乏精神实质的陈词滥调,或像那些大部头的学术论著一样将大量的理论分析堆砌在一起。相反地,它只是一个庆典,庆贺艺术家们在那些美好且顺心的日子里创作出属于他们自己的作品——非凡而卓越的作品。
简言之,它真正关注的是艺术,抑或借用翠西·艾敏的话说,即使他们明天就逝去,这些中国艺术家创作的划时代的作品也将会被铭记。
信息时报报道全文 在短短数年间,中国的当代艺术领域迎来了爆炸性的增长,每年举办的展览快速增长,其中展出了中国艺术家成千上万的个人作品。其中有多少是真正好的作品?有多少是值得收藏乃至被历史铭记的? 策展人和艺术史学家凯伦·史密斯试图以一种个人化的角度...
评分来自《画刊-今日中国美术》 凯伦-史密斯,英国独立艺术评论家、策展人。1992年底来到中国,现定居北京。她为中国当代艺术家如艾未未、刘小东等在国际上策划了一系列展览,不遗余力地通过自己的策展向西方推介中国当代艺术。曾出版《九条命:中国先锋派的诞生》,被认为是外国...
评分雅昌艺术网 http://gallery.artron.net/show_news.php?newid=231836 雅昌艺术网讯 (裴刚)2012年4月18日下午2点,798艺术区的尤伦斯当代艺术,举办了凯伦-史密斯编著的艺术品鉴新作《发光体1号》,作为《发光体》系列的第一本与公众见面。新书发布会以对话的方式交流作者...
评分来自华夏收藏网http://news.mycollect.net/info/80298.html 《画廊》:自1992年至今,你在北京生活已长达17年之久。在这期间,你一直关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并通过写作、讲演和策展等活动,逐步建立起自己在中国当代艺术圈中的重要影响和地位。与众多各具特点的国内外同行相...
评分(发表于信息时报,2012.5.6) 4月18日下午,凯伦·史密斯的《发光体1号》新书发布会于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行,她在现场发表了对中国当代艺术的见解,并与到场嘉宾和观众对话。 凯伦·史密斯透露《发光体1号》自2011年底开始筹备,初衷并不是为了倾力报道...
我没觉得这本书有261千字,我也没觉得这本书有意思。4/20
评分听说吊人已经退出艺术圈了
评分一小时浏览完,真快.选写的艺术家OK,但是为啥挑选了其比较没看头的作品.那句关于萧昱《对弈》的文字“给人留下的挥之不去的视觉印象更像是融化的巧克力和奶油,也是创作这一系列残局的聪明所在.”太逗了.作者往往是胡言乱语之后又抛出很学术化的句子,像极了大学时代东拼西凑的论文.
评分3.5
评分听说吊人已经退出艺术圈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