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吉姆・巴戈特,雷丁大学讲师,在牛津大学和斯
坦福大学从事5年研究工作,现任职于某跨国石油
公司市场部。他对科学和哲学有广泛兴趣,著有《量
子理论的意义》等书。
内容提要
1966年,它是一个有趣的点子。1985年9月,
它是一个用黏胶带粘起来的纸球,是6天激烈的科
学讨论和一个灵感的结果。5年后,它终于成为现
实:一个由60个碳原子组成的完美对称的足球状分
子,名叫巴克明斯特富勒烯。这个新的分子是碳“家
族”除金刚石和石墨外的新成员,它的发现刷新了我
们对这一最为熟悉元素的认识。它宣告诞生一种新
的化学,一系列新的高温超导体,和一些全新的“大
碳结构”建筑设计概念。1996年,本书主人公克罗
托、斯莫利和柯尔共享诺贝尔化学奖。
人类为何至今才发现碳的这种新形态?太空中
有富勒烯吗?富勒烯及其衍生物在超导、纳米领域
的卓越性能是否会引发一场产业革命?这一连串耐
人寻味的问题,尽在这本颇有戏曲性的富勒烯的意
外发现“史话”之中,本书十分真切地讲述了科学发
现如何得来,科学创新如何作出,文字通俗而富含哲
理,内容新颖而引人入胜。
这不完全是一本关于富勒烯(或者叫足球烯,C60,诸如此类)的科普作品,因为这个足球实在太新,新到来不及催生任何有实际价值的成果来填充一本科普书。 实际上,它更多的着墨于富勒烯的整个发现经过,从一个科普专栏的遐想,到天文学研究的意外发现,从面对神秘谱线时灵光一闪...
评分这不完全是一本关于富勒烯(或者叫足球烯,C60,诸如此类)的科普作品,因为这个足球实在太新,新到来不及催生任何有实际价值的成果来填充一本科普书。 实际上,它更多的着墨于富勒烯的整个发现经过,从一个科普专栏的遐想,到天文学研究的意外发现,从面对神秘谱线时灵光一闪...
评分这不完全是一本关于富勒烯(或者叫足球烯,C60,诸如此类)的科普作品,因为这个足球实在太新,新到来不及催生任何有实际价值的成果来填充一本科普书。 实际上,它更多的着墨于富勒烯的整个发现经过,从一个科普专栏的遐想,到天文学研究的意外发现,从面对神秘谱线时灵光一闪...
评分这不完全是一本关于富勒烯(或者叫足球烯,C60,诸如此类)的科普作品,因为这个足球实在太新,新到来不及催生任何有实际价值的成果来填充一本科普书。 实际上,它更多的着墨于富勒烯的整个发现经过,从一个科普专栏的遐想,到天文学研究的意外发现,从面对神秘谱线时灵光一闪...
评分这不完全是一本关于富勒烯(或者叫足球烯,C60,诸如此类)的科普作品,因为这个足球实在太新,新到来不及催生任何有实际价值的成果来填充一本科普书。 实际上,它更多的着墨于富勒烯的整个发现经过,从一个科普专栏的遐想,到天文学研究的意外发现,从面对神秘谱线时灵光一闪...
已经过去了21年了,但是这第三种形式的碳还是没有得到比较大规模的应用啊
评分这本书挺流水账的,要不是因为fullerene这个发现确实很重大。但后来什么传递生命的种子的言论,怎么看都是像滑稽的科研吹嘘。这个流水账的科研记录,常常是这个科学家发现有意思的现象,然后讨论之后,另外一个科学家刚好也在弄,一合计,两人合作,然后开始各种push研究生干活。so boring,but it's real。
评分让科学史读起来像侦探小说!
评分科学的研究是什么
评分断断续续地读了三个月的书。石墨烯最开始被发现并且被大量制备的部分还能看懂,再往后的部分就开始变得难以理解(需要太多化学知识背景)。书是很好的,很详细地了解了富勒烯的研究领域是如何大爆炸似的发展。对于学术领域的发展有了更深的体会。有的时候也会感慨,很多花费了20年时间研究富勒烯的人,在这样的科学史回顾上只不过用一行带过。而在这背后的文章大概数以百计。每个人都会记住富勒烯的发现者,记住打破范式第一个提出富勒烯结构的“五人足球队”,之后需要几百几千人努力将这样的发现应用到实际,他们的名字却只为业内人士知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