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印度 奈保尔 游记 文化 印度三部曲 旅行 历史 外国文学
发表于2025-05-10
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1988年,奈保尔第三度周游印度,这次的主题是从他特里尼达的童年生活中所感知的印度,验证对照已是单一实体的印度。近距离观察之后,他所看见的是它如何分解成宗教、种姓、阶级的拼图。对奈保尔而言,这多样性正是印度的力量所在。与前两次游历印度相比较,他的看法又如何呢?最显著的,也许就是奈保尔更加接近或者说成为了一个印度人,也就能更准确地向我们描述印度。
奈保尔爵士(1932- ),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1932年出生于特里尼达岛上的一个印度移民家庭。1950年获奖学金进入牛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1953年取得学位后迁居伦敦,任职英国广播公司,1957年以《神秘按摩师》正式开始写作生涯。
奈保尔的作品以小说和游记为主,两者均获高度评价。代表作有:《比斯瓦斯先生的房子》、《河湾》、《印度三部曲》等。
在成为诺贝尔奖得主之前,奈何尔已收获无数荣誉,如英国最富声望的布克奖、毛姆小说奖、莱思纪念奖、霍桑登奖等。1993年,获颁第一届大卫·柯恩英国文学奖,该奖旨在表扬“尚在人世的英国作家一生的成就”。
1990年,奈保尔被英国女王封为爵士。
这个自私的魔鬼
评分百万叛变的今天在27年前详尽的走访中显露端倪,身份与思想迥异的人群在不同向度上演绎的“叛/变”,汇集成一种时代精神。臻于化境的写作,瞬间脑残粉。翻译也很棒。
评分看完奈保尔印度三部曲《百万叛变的今天》,第一部幽暗的国度是在去日本的游轮上看完,第二部受伤的文明在越南看完,这个顶级非虚构作家特别适合旅途阅读。书中说东南亚有句谚语:如果你在森林里遇到一个印度人和一条蛇,你先杀死印度人。印度的各种宗教种族团体,湿婆军的恶毒,孟加拉马克思的空洞,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冲突,南方明星政客的贪污,让印度存在着百万个小型叛变,但最终这个幽暗国度的人在受伤的文明前会寻找宗教的慰藉。
评分印度游之后断断续续读了很久,其中呈现了关于民族、宗教、历史及普世主题的丰盛,令我着迷。只是读过半后,感到其铺叙的冗长拖沓或许已经不符合这个时代的阅读习惯,只是因为冠以奈保尔的名字而获得了从容的节奏,引人进入其内在的情境。
评分一开始看就发现,奈保尔的细腻刻画又回来了,总算跟印度三部曲的《幽暗国度》有了连接。可能是因为年纪大了,这次没有了《幽暗国度》里的不耐烦和情绪化,竟然变得有一丝温情了。这次对印度各个阶级、地区都描绘得很全面,第一次探访的老朋友纷纷变老,有的人变得更富足了,有的人跌入低谷,也有人转向通灵世界……令人唏嘘。时间和社会环境会改变一个人,正如奈保尔这次也变得温和了一些。但读完三部曲,还是更喜欢第一部《幽暗国度》的那种情绪的真实感,那或许也更像奈保尔的风格。不过,这本真的读了好久!
我喜欢奈保尔。他的尖酸刻薄有时候让也以此自居的我都感觉难以承受。而且他和我一样,“政治上不正确”。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一些人认为让一个“对第三世界有刻骨仇恨的新殖民主义者”获奖,是西方的阴谋。颇和很多人对第一位华语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评价一样。 最近重翻...
评分幽暗国度:他怒气冲冲,为管不住自己的脾气而大发脾气。 受伤的文明:他装作自己没有在生气,但实际上他还是很生气。 百万叛变:现在,他终于心平气和,开始听别人讲话了。
评分游客遍布的世界,中国和印度是二大景观。 二个庞大帝国万象俱毁的的今天:中国是专制下变通苟合的魔幻景象,印度则是奈保尔笔下无法妥协调和的百万叛变。 作为一个寻根者的探访,奈保尔感情隐昧,一方面觉得心中的故国已消失不可回复,一方面对那个依然存在的真实国家心怀畏怯...
评分奈保尔写作《印度三部曲》的时间跨度长达25年,自1962年第一次踏上这片他血缘上的“故土”开始,一直到1988年他第三次在这个国度旅行,才终于为这“三部曲”画上了句号。 这三部作品除了时间上的递进外,并无明显的主线。奈保尔几乎在每部书里,都对他在某一阶段在印度旅行时的...
评分我喜欢奈保尔。他的尖酸刻薄有时候让也以此自居的我都感觉难以承受。而且他和我一样,“政治上不正确”。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一些人认为让一个“对第三世界有刻骨仇恨的新殖民主义者”获奖,是西方的阴谋。颇和很多人对第一位华语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评价一样。 最近重翻...
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