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悲痛的,但是悲痛给予我很多启示,使我受到了教训,得着了经验,认清了途径,增强了勇气,而没有被它所摧毁。
二十五年来所想写的,如今总算是写成了,好坏不论,但它确是最真实的记述。由于力求真实,如果有牵累到别人的地方,还请原谅,因为这是难以避免的。
20161211刚开始阅读 所有自传都有自恋并自欺欺人的成分,钱钟书说:自传更像是他传,他传才更像是自传,也是有趣。蒋1964年发表回忆录,此时她六十五岁,离开道藩已五年,离开悲鸿已是二十年。四年后道藩病逝在台湾,又过了十年,蒋也去世了。 比较悲鸿与道藩这两个都是早年学...
评分近来读《蒋碧薇回忆录》的时候,偶然读到许绍棣的一段轶事,又牵扯出王映霞来,于是又找了《王映霞自传》来看,没想到似无交集的两人之间,命运竟有诸多相似之处。 P.S. 配图不是徐悲鸿画作,因涉及多人,不便有所偏颇,便择一水彩,取阅尽千帆,独舟向晚之意。 皆非本名 蒋碧...
评分人生就是一部短促的断代史。在这历史的末端,我们总是习惯的选择回忆。然而回忆往往是一杯苦涩的酒,叫人欲饮不能。 蒋碧微生活的时代,社会处在变革的时期,中西文化急剧碰撞。风云际会,大师辈出。人生也往往显得那么激烈,对传统、对家庭的背叛也成了许多青年选择的人生道路...
评分喜欢,沉静的文笔里透着淡然和坚定,那么强势的一个女人她所需要的只是平凡女子所渴望的被爱和在意。传闻有文人的润笔,但看看她的往来信件,才情也是中上之质。她不美,但笑得从容。 关于后面写徐悲鸿和廖静文的八卦真够小女人的,十足一个旁观者看笑话的姿态。纵使如此,也比...
评分徐蒋张孙廖多角恋爱是中国现代史著名八卦题材之一。本着实事求是的八卦精神,不可不听听当事人怎么说的。虽然当事人也不一定全说实话,总比听不相干的人瞎掰强。可是由于海峡两岸长期隔绝,连当事人的言论都不容易全看到。这本书我要给它评五个星,因为它无论是作为八卦材料还...
在学校图书馆偶然借到的书,作为女性看完之后会觉得很讨厌出轨的男人,即便是像徐悲鸿那样的大师,不过客观地说,这也仅是一部主观的回忆录,很难评价个中是非,当事人也不例外吧。
评分若拍电影,建议由梁朝伟演张,演田汗的演员演徐,女主角待定.
评分本书六十年代在《皇冠》连载时就是两部,上部《我与悲鸿》,下部《我与道藩》,无论文章体例还是文字风格以及笔端感情,都是泾渭分明的。《我与悲鸿》以白描手法平铺直叙,是惯常的回忆录方式,自宜兴蒋氏家世写起,至1945年徐蒋二人在渝签字离婚终,通篇始终以徐先生相称,不论是初识后的红拂夜奔,还是其后遭遇的始乱终弃,文笔和感情都是冷淡和克制的,当然这种淡也是一种态度。《我与道藩》则不然,全书大体以二人鸿雁往来构成的,十几万字的书信才是感情和回忆的脉络,尤其张在蒋遭徐抛弃之后数十年不离不弃,其用情浓烈和真挚令人惊叹,尽管这段感情最终到了台湾也只有华美过程没有平淡结果。本书当与廖静文那本对照来读,蒋廖二人并无交集,蒋通篇对廖一笔带过,廖则在书中对蒋张颇有微词,对徐高山仰止,从做人和作文的角度上讲,高下立判。
评分开头很惊艳
评分看了真让人伤感。张道藩写给她的一封封书信,由不得令我唏嘘,令我赞叹,女人可以得到如此全神贯注的爱恋。但,事实却又很无情。没有婚姻承诺,没有天荒地老,两人的情感最终归于沉寂。天呢,原来,爱情终是一场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